中国与苏俄的谈判其实并不容易,虽然苏俄内部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让中国退出干涉,但苏俄坚持他们的付出一定要有汇报,割让土地他们认了,但割让的土地不能打了水漂,什么都换不回去。
这就让双方在某些问题上的分歧太大,这导致几乎许多议题都要反复讨论,其中分歧最大的则是苏俄坚持将外交承认和中亚土地联系在一起。
苏俄其实是在赌,俄国曾经统治过中亚,当然明白那里现在根本没有进行大规模进攻的条件,
而中国在稳定了河中区域后就开始有序撤军,兵力从年初巅峰的9个师缩减到现在的4个师也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觉得中国是在虚张声势,中国陆军绝对没可能发动向年初一样的攻势,伏尔加河其实是安全的。
而在西伯利亚方面,契切林也猜测中国大步向前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协约国担心中国攫取西伯利亚的土地,日朝两国开始撤兵极有可能是中国与协约国达成了协议。
如果中国继续向西进攻,那么协约国将会对他们进行牵制,至于沙俄的政府军,苏俄实际上并不放在眼里,他们知道沙俄军其实是由多个不同的国家扶持起来的,政府内部也派系林立。
苏俄甚至知道沙俄政府中欧洲派的力量正在盖过亲华派,中国对这个沙俄政府已经越来越不满意了,中国己有可能会让沙俄政府的内的代理人和协约国的代理人进行一次交锋。
这样一个矛盾重重的代言人政府显然只是纸老虎,只要等苏俄军整编完成,他们很快就会被消灭。
但是事实上王启文已经对苏俄感到不耐烦了,不愿意太过消耗国力,宝贵的国力要留着应对战后阶段沉重的欧洲威胁,尤其是英国威胁。
唐绍仪则认为这是苏俄没有诚意的表现,为了让苏俄屈服,唐绍仪建议王启文应该尽快对苏俄进行一次相当规模的快速打击,让苏俄正是他们一直回避的一个事实,即他们没有任何谈判的筹码,他们主动付出的土地究竟价值多少利益是由中国人说了算的。
于是中国总参谋部马上制定一个对苏俄的打击计划,而这个计划的目标就是新西伯利亚,在中国干涉军进入俄国后,
沙俄军队马上继续向西进攻,为了阻止沙俄的进攻,苏俄开始成规模的破坏西伯利亚铁路,这让沙俄的进攻速度慢了下来。
虽然他们夺取了守备力量不足的托木斯克等地,但在新西伯利亚沙俄政府军是真的啃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