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今朝旧事(1 / 2)

街边的流民减少了,得益于袁总督严格的救灾程序,虽然说做不到十分的救灾物资有八分能送到灾民手里,但也能做到五成六成,论效率上说还是很不错的。救灾这种事情,损耗是会有,但那会多到那种五成六成七成的级别。灾民们的生命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官老爷们的一念之差罢了,他们少贪点,就能有数百千的灾民活下来,熬过这个坏光景,获得继续活下去的机会。只是

朱玉阶是贫苦农民出身,家里为了供他来印京读书可以说是拼尽了全力,就盼望着他有个好出息了。当年在家时家里多穷,生活有多窘迫朱玉阶可是非常深刻的了解的。年少时母亲常常教导自己,有钱了也不可以忘记家乡里的穷乡亲们,父亲也经常说出人头地后一定不要瞧不起老百姓,一定要做个和海瑞爷一样的好官。得益于这样的教导,玉阶同志一直怀着一个非常淳朴的感情,对这些受苦的穷人们并无鄙视和瞧不起。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有什么好鄙夷的呢互相帮扶罢。

现在的生活与工作状况,可以说是让玉阶同志非常满足,完全把这当成理想的生活方式了。工资不低,自己管饱的剩余还可以打回去一点钱救济家里,做的工作还是为穷人做主的事情,既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也满足了人的精神追求。可是说实在的,玉阶同志还是有些担心。这样的日子能持续多久呢一年两年三年五载或许顶天也就五年吧,毕竟事务是要向前发展,他们也不可能一直只局限于印京一地,肯定是要走出去的。

玉阶同志不害怕挑战,也不害怕斗争。他小时候就吃过苦,什么样的事情没见过,什么样的艰难没尝过。为了天下人,哪怕当一回李闯王又如何他一直坚信塔奇米同志的理论是绝对正确且先进的,是应当普及开来的先进理论,可以改变炎明现状的真理。只是,唯一让他比较担心的还是来自于家里。他要是去过居无定所的日子了,家里该怎么办怎么跟家里交代呢

家里的父母乡亲们都盼望着自己能有个好出息,当个官,等以后救济家里让穷乡亲们也过上好日子。那几天他写信给家里告诉自己的生活现状时,爹娘在回信里别提有多高兴,别提有多开心了。他们都在回信里表示家里人都以他为荣,为他这个孩子骄傲。尤其是他寄回钱去时,家里人一边在信中表示一定不要委屈了自己,一边对其寄钱的行为表示很高兴,高兴他终于可以自力更生并且救济家里了。家庭,这是个让人安心的依靠,同时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啊。

炎明人是很顾家的,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更是如此,会对家庭很看重。父母供自己来读书不容易,要是自己放下现在的生活和未来可能的美好前途去从事革命工作,家那边该怎么办朱玉阶不知道,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想想父母那张失望的脸,想想乡亲们愤怒的表情,朱玉阶就没来由的感觉一阵可怕,一阵心慌。

“玉阶,想什么呢站在这边好半天了一动不动。”年轻人从身后拍了拍玉阶同志的肩膀亲切的问到。

“蔡老师”朱玉阶从纷乱的思绪中惊醒了出来激动的说道。

蔡艮寅,印京帝国大学的哲学系讲师,被学生们十分爱戴和敬佩的一位年轻老师,哲学界冉冉升起的新兴。蔡艮寅先生从一年前来到印京大学担任讲师一职后就一直向社科类学术杂志发表有关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经常就社会上的一些热点进行具体的哲学分析与社会科学分析,一直有着不小的名声,被帝大的学生们人送外号松坡先生,以此表示尊敬。

蔡艮寅老师同时也是朱玉阶同志的恩师,玉阶同志最亲最信任的老师。去年玉阶同志还在勤工俭学时,给他提供帮助最多的就是塔奇米同志与蔡艮寅老师了。蔡老师也是多次帮扶过他,替他出钱买一些书籍与杂志,在他生活不便时接他到自己家吃饭,或者帮他垫付一些学杂费,替他解除暂时的燃眉之急。可以说,在整个印京,玉阶同志除了信任塔奇米同志外,第二信任的就是蔡艮寅老师,眼前的这位只比自己大一两岁的老学长了。

“怎么,想什么呢这么入迷打算成家立业了”蔡老师与朱玉阶开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