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统治阶级才能学的历史课(2 / 2)

不过朕也就读读那些能直接借鉴古人行政、用兵、用人做法的史料,其余不曾多涉猎。太傅是当朝史家第一,朕那点粗浅读史,不值一提,还请太傅直言教我。

反正还有三四日才到雒阳,有的是时间,朕这三天就专心向太傅求教。”

刘备这么谦虚,主要也是他的心理期望瞬间拔高了:蔡邕要介绍的绝招,如果又是一个类似于殿兴有福那么牛逼的玩意儿,那他这个皇帝也做得太爽了,上天直接赐给他时间和空间两大神级杀器

蔡邕心里有底了,就从基础开始扫盲:“陛下既然也略读过史书,史记本纪第一篇五帝本纪,总了然吧”

刘备一愣,有些尴尬:“这看是看过。实不相瞒,朕一直觉得,若是那些有帝王施政得失详述的篇幅,朕都是认真学的,不懂也会找博士讲。

但这五帝本纪,虽为史记第一篇,却大而无当,无非是讲了五帝血统传承、世系族谱、迁徙流转,没什么经验教训可学。

朕并非治学之人,实在不愿死记硬背上古先王的族谱籍贯。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深意”

刘备这番辩解,不是熟读过史记全文的人,或许听了有点懵逼,所以需要再稍稍翻译一下:

史记五帝本纪的主要内容,都是黄帝开始,加上后面颛顼、帝喾、尧、舜,这五个人祖宗是谁、谁是谁的子孙、还有什么旁支兄弟姐妹、娶的老婆是什么氏的,又迁徙到哪里

想想也很正常,尤其是现代人都知道,华夏有体系的文字是甲骨文才开始,所以夏朝连遗迹都不能说明确挖到,原始文字史料记载自然也极为稀缺。哪怕是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只能是从传说里搜集掌故。

这种情况下,五帝本纪确实只能记这些很粗略的事情,至少尧舜开始,才有一些行政理念的典故,还是为了起到寓言警示作用的。而皇帝、颛顼、帝喾根本没有什么有教育意义的典故,纯就是家谱。

不光刘备读了会郁闷,很多不懂正统论的人,如果读五帝本纪,也会懵逼,都什么没价值的流水账

不过,在蔡邕这样的行家眼里,情况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蔡邕是直接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微笑着听完刘备吐槽,捻须启发道:“陛下觉得这不过是家谱籍贯流水账,也不奇怪。天下读书人,读到这一篇,一万个人至少九千九百九十九人,是跟陛下一样的想法,不知其中另有深意所以,才民智可用。

让老臣为陛下梳理一下吧,五帝本纪的谱系籍贯部分,几句话概括,大致是什么意思呢

黄帝是有熊氏少典之子,有二十五子、建氏者十四人,黄帝自己正妃嫘祖为西陵国人,其余纳妃又分属何氏,所以其子有混入那些氏的血统

再到黄帝之子玄嚣、昌意,分别娶妻东夷凤鸿氏与蜀山氏。

昌意生帝颛顼,而玄嚣之孙为帝喾,帝喾又生挚、放勋,初立挚,不贤而天下人改拥放勋,是为帝尧。连最后的舜,都是黄帝八世孙、帝尧的女婿

总结下来,黄帝为五帝之首,第二的颛顼是他次房的孙子,第三的帝喾是他长房的曾孙,尧是重孙,舜又是另外一支的八世孙”

刘备听到这儿,有些头发昏,他连忙摆手表示希望提速:“太傅,朕虽读史不详,不过这些还知道,虽然记不清五帝后四个分别是黄帝哪一房哪一支,好歹还记得辈分,能直接说重点么”

蔡邕无奈地摇摇头:“重点就在这里啊可惜,老臣为陛下如此剖析,陛下却没有注意到难道陛下觉得,颛顼帝喾尧舜,他们真的是黄帝的子孙么

五帝本纪末尾,太史公言: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太史公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儒家所尊尚书,推崇的是三代之治,也就是尧舜禹,所以只记载到尧以下,本来是没有五帝前面三位的,太史公是从春秋、国语中择善而录,才补齐那么多他为什么要补齐他补齐的时候,真的相信国语里面多出来的这一部分么”

刘备愕然,他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他也没哲学论证过三皇五帝的真实性:“难道不是么”

蔡邕:“史家有个不能言传之秘:上古之史,发掘的年代越晚,挖掘出来的史料内容却越早。尚书早于国语,国语却能增补前者未闻之事。

编尚书之人,竟不知天下曾有黄帝、颛顼、帝喾,只知尧舜。

陛下难道就没想过,这是因为尚书成书之时,华夏的范围还不包括东夷和巴蜀,所以尧舜世系籍贯狭窄,东夷人巴蜀人不算是尧舜子孙,也无所谓。

不会影响周天子的天下观、不会觉得华夏与夷狄相比,华夏的疆域范围概念太小。

而国语成书略晚,或许当时齐鲁已尽并莱夷东莱,秦人也已通商巴蜀,所以尧舜之上,需要有更古的人君,他们还有侧室、旁支分别是娶东夷女、蜀山女所生,蜀山女所生的昌意还要降居若水雅砻江,就是越巂郡一带

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尧舜不够久、他们的子孙覆盖不到东莱巴蜀时,再造一个尧舜更古的祖宗,让尧舜有远房堂兄弟是巴蜀人、东莱人,所以华夏才自古以来都拥有巴蜀和东莱的正统,他们都是黄帝子孙。

另外,左丘明的国语上,其实说得比太史公采信的那部分更多,国语除了五帝之外,还详载三皇。

太史公引用国语中黄帝为少典之后,却没有引用少典,伏羲女娲后也,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祖母华胥氏。

如果完全引用,那就连皇帝和炎帝也是兄弟了,或许是太史公觉得没必要吧,毕竟炎黄曾有一战,说他们是亲兄弟,也有违仁爱孝悌。而黄帝的子孙,已经足够覆盖华夏了。

所以,今日华夏与夷狄的分野能定在目前的大汉疆土范围内,要感谢左丘明与太史公的敏锐。

孔夫子毕竟不是史家,孔夫子在世时,也不是为人君奔走,儒家不用考虑寰宇之正统。而史家必须对疆域之正统依据极为敏感,所以左丘明补上了孔子的疏失。否则,如今的益州人和东莱人,说不定还跟占城人漠北人一样,丝毫不觉得他们是华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