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众正盈朝岂能用宦官的发明!(2 / 2)

又扯淡了一会儿,果然听到外面有人来通报,说大王要来访,而且还有大司农和其他几个“汇报抗灾意外情况”的官员,要一起在大王面前议事。

刘备也很给面子了,没有把李素召去北宫陈奏,而是直接莅临京兆尹府议事,颇有赵匡胤雪夜访赵普的意味,另一方面,也是显得更加开诚布公。

因为如果到宫里辩论、澄清事实,看客就更少了,低级别的官员都进不了北宫。

李素连忙正了正衣冠,吩咐锦瑟:“你们好好伺候公主,我去处理公务就来。”

刘妙不甘心,假装陪锦瑟坐了一会儿,又硬要去前厅后门屏风处偷听。锦瑟地位低微不好拦,只是知道刘妙知道轻重,告诫她别出声,光听听也就罢了。

李素起身来到正堂,见过刘备和蔡邕,请他们二位先客座,然后才招呼其他人。

刘备也不玩虚的,直接指着下面一群人,说道:“李素,大司农与雍州户曹从事等,近日多日奏报你抗旱灭蝗时独断专行,孤今日为你们双方做主。你们也是,有什么说的,今天当面辩驳。”

刘备很少直呼他名字,可见这次是要建立公信力,以示绝不偏私,谁对听谁的。

李素当然也要配合,所以一副跟刘备公事公办的表情:“大王尽管让他们畅所欲言,臣深知抗旱近月,挂一漏万,难免积弊。”

一群来访官员就先齐刷刷看向大司农张义,但张义似乎并不打算先说,于是就有别人先试探。

当然了,没有人是傻子,现在大家都知道刀把子在刘备手上,所以绝对不会有人敢对李素有人生攻击,就算奏请,也是借口传达下情、让李素知道“民怨沸腾”。

稍稍冷场之后,一个担任雍州户曹从事的秩六百石官员率先出列,此人名叫王必,诚恳地对刘备和蔡邕说:

“禀大王、蔡司空,近日,京兆、扶风多有民间豪族抗拒大兴土木,请愿,以为大灾之年当与民休息,而广造翻车之法靡费巨大,未必能在灾年就收回投入,宜缓之。臣深入体察民情,也觉确有多处受翻车之害,不如罢其徭役,只浚挖灌渠。”

刘备明明知道肯定是李素有道理,但他还是公允地问:“京兆,此事如何解释账目可经得起勘验”

李素拱手:“广造翻车与挖掘灌渠的徭役开支,皆列有明细账目,按照挽救单位面积田亩庄稼的收效来看,翻车并无不利之处,两者开支基本相当。

而且纵然翻车成本略贵,但其应用更为灵活,还可以用在水量巨大的河边、不宜直接开挖河岸之处。因为那些地方直接开口挖渠,容易造成决堤风险,来年丰水时或有涝患。”

李素这番话说得很清楚,从中可以看出翻车的成本确实稍微贵一点,但有些场合也只适合翻车。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蔡邕也开口了,让王必从技术角度反驳李素。

但这显然是难为那些只读圣贤书不懂水利的文官了,他们连李素和蔡琰写的农政要术都没看全,怎么可能从技术细节反驳。

王必心一横,说出了他来之前,跟一伙朋友、当地世家门阀商量好的口径,说道:“臣不懂技巧之术,但臣听说,翻车之所以昂贵靡费,自有其道理此物是灵帝时,身为十常侍的掖庭令毕岚所创,最初的目的就是供供煽惑君王享乐。如今明君贤王在朝,岂可再重蹈当年十常侍阉宦之余浊”

这番话,显然是反对李素救灾、想要趁机兼并穷人土地的世家门阀们,精心设计的曲线反驳。

他们知道自己这方面没有技术人才,辩论施工可能性、成本划不划算,他们不在行。

但是自古以来,士大夫攻击政敌有一招最好使,那就是攻击对方用的是阉党的东西,百试百灵。

而翻车这种水车设施,出身还真不太干净,李素后世读历史课本的时候,也不会介绍这是谁发明的,只是笼统地说是“汉末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但这玩意儿实际上一开始就是十常侍之一的掖庭令毕岚,为了给汉灵帝这个“喷泉泡澡狂”、“给排水狂魔”享乐用的,原型确实不干净。

李素那么喜欢用,肯定是因为这是一项“泡澡科技”,动机就不纯影响了他的决策偏差

要亲贤臣远小人,少用宦官发明的脏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