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第一次去丈人家(为‘老巨!’加更)(1 / 2)

讨逆 迪巴拉爵士 3707 字 7天前

周宁正在给一个女学生诊治。

她微微眯眼,伸手在女学生的手腕上,调匀呼吸

女学生看着她的脸,想起了那些男同窗对周宁的赞美,突然脸就红了。

“你心跳如雷,无需诊脉我便听到了。”

“啊这是什么毛病”

“胡思乱想的毛病。凝神,否则针灸。”周宁看了一眼边上的木匣子。

女学生一个哆嗦,赶紧凝神。

诊脉结束。

“伸舌头,是伸,不是吐。”

“内火有些盛,最近吃清淡些。。”

周宁端坐,提笔开始写药方。

乌黑长发从耳畔垂落,在白皙的脸颊旁轻轻摆动。

她偶尔蹙眉思索,会不经意的咬着下唇。

“助教,我什么毛病”女学生有些忐忑。

“不是大毛病。”周宁把药方写好递过去,“少胡思乱想,多修炼。对了,凝神可是艰难”

“是啊助教如何知晓”

“你眼神飘忽,可见心中时刻在琢磨事,这般下去不妥,凝神。”

女学生心中有些慌,“助教,我心思纯净。”

周宁叹息,“你十七岁吧看着眉间有春色,可见最近与男子之间颇有些交往。心乱了。”

女学生告退。

临出门前,她忍不住回身问道:“助教,难道要清心寡欲”

周宁摇头,“不用,专一即可。”

女学生脸红的厉害,欲言又止。

“咳咳”

她拉开了门却没出去,门外有人却想进来。

“杨玄”

正在整理医案的周宁猛地抬头。

杨玄的目光越过女学生。

二人默然相视。

女学生觉得不对,她缓缓走出去,回头一看。

助教的脸怎地有些绯红呢

万年冰山变了呀

杨玄反手关门, 隔断了她的视线。

“阿宁。”

“子泰。”

二人脉脉相对,虽不说话, 却仿佛一切都说了出来。

良久, 杨玄握着她的手, “阿宁,我想去你家窜个门。”

周宁一怔, 接着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低头,“好。”

这是许了

杨玄不禁狂喜, 周宁抬头,“你不担心我家中不许”

杨玄说道:“我只要你许了就是,至于你家中,若是不许,我便带着去北疆, 此生让你喜乐无忧。”

杨玄颇为羡慕卷轴里的那个时代, 男女之间相悦无需父母同意, 相处一段时日后, 若是觉得合适, 再去两边家中拜访。

棒打鸳鸯的比率很低,当然,门当户对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普通打工仔自然不会奢望迎娶白富美, 即便是娶了,迟早也会生变。

这便是阶层。

杨玄却信心满满。

他急匆匆的去寻了刘擎。

“下午去吏部。”刘擎中午打个盹,看着精神不错。

“对了,那家拉面不错。”

“使君, 下午能否早些去”

“为何”

“我这边下午还有事。”

“何事”

“去”杨玄挠挠头, “去拜访女方的家人。”

“咦”刘擎一怔, “老夫还说过阵子为你相看合适的女子,怎地, 你自家看中了谁。”

杨玄父母远在元州,据说在杨玄还没发迹时,他的父亲豪赌一场,欠下了这辈子都还不上的债务, 带着一家子消失了。

这多半是做了流民, 很难找。

所以刘擎还琢磨了一番适合他的人选。

“国子监的。”

“女同窗不错。”

是女助教。

刘擎心情大好, “如此,现在就去。”

所谓不到长安不知道官小,不到长安不知道长安的官吏见官大一等, 这个道理宦海老将刘擎自然是知晓的。

到了吏部门外,刘擎笑着拱手,“陈州刺史刘擎,请见罗尚书。”

这是程序和规矩,至于罗才见不见他是另一回事。

按理门子会矫情矜持一番,可今日的门子却格外懂事。

“且进来等等。”

刘擎有些惊讶,一个门子招待他们,另一人进去通禀。

这得是封疆大吏的待遇。

老夫最近难道变得可亲了

刘擎不禁抚须微笑。

但年底了,吏部事儿多,罗才多半不会见他。

不过也只是一次例行公事的报到,刘擎无所谓。

当然,若是能面见罗才好处不少,譬如说把自己对陈州官员架构的想法和罗才沟通一番,如此以后才好操作。

等要走的时候再来求见吧。

刘擎心中计议已定。

去通禀的门子小跑回来。

“刘使君,杨司马,尚书在等着了。”

门子满头大汗,见刘擎楞了一下,就催促道:“外面好些人等着尚书办事,赶紧吧。”

“好好好。”

罗才竟然推了其他事,专门接见自己,这个待遇让刘擎都难免有些受宠若惊。

到了值房外,十余官员正在等着。

见他们来了,有人冷哼一声,显然对这等插队的行径极为不满,却又不敢在吏部叫嚣。

二人到了值房外,小吏颔首,回身道:“尚书,陈州的刘使君和杨司马来了。”

里面传来了罗才的声音,“请进来。”

二人进去行礼,罗才在案几上找文书,找到后递给小吏,“立刻发出去,别耽误了。”

“是。”小吏告退。

很忙碌的感觉,让清闲的刘擎二人生出了些不自在。

“坐。”罗才很客气。

二人坐下,罗才目光转动,从刘擎看向杨玄。

“陈州如何”

作为吏部尚书,从文书上了解地方吏治终究有些刻薄和片面,他更想从地方主官的口中和角度去补充这些不足。

“陈州当面乃是三大部,以及北辽潭州,日常事务不少,加之外部威胁,官吏们很是忙碌”

这是隐晦的说法:以后吏部派去陈州的官员,能否多一些实干家

老头的一番话堪称是滴水不漏,挑不出毛病来。

罗才显然听懂了这番话,点头道:“北疆不易,老夫知晓。”

刘擎没想到他竟然这般好说话,就把压在心中的那些话也说了出来。

“罗尚书,前些年的官员还能上马杀敌,下马牧民。近几年的官员恕老夫直言,吟诗作画的多了,蝇营狗苟的多了,但做事的却少了。”

罗才叹息,“此事老夫也知晓。不过此事与世风有关,你当知晓。”

“是。”刘擎叹息,“只是有些痛心。”

原先的大唐,读书人都以上马能杀敌,下马能牧民为荣。渐渐的到了现在,都以高官厚禄为荣,都以能轻松为官为荣。而那等文武双全的风气,渐渐被奢华给压制了。

“如今的官员,一心就想留在长安,留在长安自然无需厮杀,那么,耗费时日去操练作甚不如专心读书,专心专营。此等事老夫也颇为恼火,也敲打过,不过世风如此,想改变非一朝一夕。”

“是。”刘擎只是提出了自己对如今官场的一些担忧,这也算是一种下情反馈。

罗才看来颇为赞赏,随后一番话夸赞了刘擎在陈州的功绩。

“可想来长安”

罗才的问题让刘擎一怔。

他缓缓说道:“说不想那是假的,下官做梦都想回长安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