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洲书院,位于江心洲上,有渡船可以过去。
萧焕跟随赵瀚前往渡口,边走边说:“先生欲得人才,大可不必去白鹭洲,便是去了也无济于事。”
“为何”赵瀚问道。
萧焕解释道:“白鹭洲书院之中,真正的俊杰皆为举人。而今这些举人,正在赴京考试的途中,至少明年五月才能回来。”
“忙着造反,倒把这茬忘了,”赵瀚不由自嘲而笑,又问,“秀才里就没有什么杰出者吗”
萧焕反问道:“即便有,难道将他们绑去造反”
“倒也是,世家子怎能从贼”赵瀚叹息一声,“唉,既然来了,怎也要去看看,那可是文丞相文天祥少年读书之地。”
踏上渡船,不到片刻,赵瀚已来到白鹭洲。
白鹭洲书院由于位于江心,多次毁于大水,眼前这书院重建于万历十九年。
这是一个建筑群,屹立于山水之间。
从正门进去,迎面便是三坊,分别供奉大儒立德、忠烈立节和名臣立功。
学房十区的老师和学生,还在洲上的都被“请”来。
一群士子站在那里,对着赵瀚怒目而视。
赵瀚没有理会他们,而是作揖祭拜三坊先贤,又在供奉节臣的地方,找到了文天祥的神主牌位。
“拿纸笔来”赵瀚说道。
士卒早有准备,捧着笔墨纸砚上前。
被反贼堵在书院不得离开,士子们本来极为愤慨。见赵瀚拜了三坊先贤,众人稍微有些改观,觉得这个反贼也非一无是处。
此刻赵瀚提笔写字,诸多士子又颇为好奇。
放下毛笔,赵瀚转身问道:“白鹭洲书院的山长呢”
一个年轻士子笑道:“随巡抚杀贼去了,在三江口督运粮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那倒是不巧,回头我再去找他,”赵瀚也不生气,反问笑问,“此人颇为胆大,是何来历”
萧焕介绍道:“安福县举人欧阳蒸,祖籍湖广潜江。”
赵瀚有些惊讶:“你连他的祖籍都知道看来很有名气啊。”
萧焕解释说:“这位是神童,也是个狂生,早就名震吉安了。十三岁取神童试,十举,至今也没考上进士。他此时本该进京赴考,却不知为何还留在吉安。”
“怎么个狂法”赵瀚问道。
“他写了一篇文章,我还会背诵呢,”萧焕当即朗诵道,“平生作老蠹鱼,不肯干死案头萤。私憾千古少真读书人,从来儒学者皆保阙守残,党枯护朽,以致成古不化,持论多迂。胪传发冢则诗礼为梯,白昼攫金则科第首祸。内寇外贼,皆以我辈为口实,而读书种子似绝矣”
翻译成白话,大意为:儒生多抱残守缺,结党营私,思想迂腐。诗书只是做官的敲门砖,科举只是为了方便捞钱。外贼内寇起事,都拿此类读书人当借口,说是被贪官庸官给逼反的。真正的读书人,似乎已经没有了。
赵瀚哈哈大笑:“此真读书人也”
萧焕立即给赵瀚泼冷水:“先生,此人不可能从贼,欧阳氏乃地方大族。”
欧阳蒸的祖父虽只是乡绅,连秀才都没有考上,可前来上任的官员,却各种被忽悠着结亲。长子娶了提学使的女儿,次子娶了巡按御史的女儿,三子娶了知府的女儿。欧阳蒸的父亲是四子,当时娶了知县的女儿,这位知县后来做到山东参政。
一个官绅姻亲网络,就此成型。
赵瀚把自己写的对联,派人递给欧阳蒸,问道:“此字可还看得”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欧阳蒸把对联内容念完,冷笑着直接撕碎,“一个反贼,也配题写文丞相文丞相若泉下有知,死不瞑目矣”
见赵瀚所写对联被撕毁,诸生顿时惊骇莫名,害怕惹得赵瀚当场杀人。
赵瀚没有动怒,而是问道:“我只在黄家镇起事,并未四处裹挟。为何仅数月时间,半个庐陵县皆反我从梅塘镇一路过来,只杀几个臭名昭著的地主,为何这些地方的百姓也跟着造反”
欧阳蒸不敢回答,因为他知道是什么原因。
“哼,实话都不敢说,沽名钓誉之徒”赵瀚说完就走,他只是来拜祭文天祥的。
感觉自己被一个反贼鄙视,欧阳蒸忍不住说:“皆贪官污吏,盘剥百姓过度。我辈读书人,若能金榜题名,必定勤修德政,令百姓安居乐业。”
赵瀚停下脚步,问道:“佃户算不算百姓”
“当然是百姓。”欧阳蒸说。
赵瀚冷笑道:“佃户没有土地,被地主重租重息压榨,另有移耕、冬牲、豆粿、送仓等诸多苛例。就算没有贪官污吏盘剥,他们能活得下去吗你勤修德政,能让地主减租减息,能让地主取消苛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