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紧密备战(1 / 2)

自从九月下旬正式开战以来,宣府镇方向的战事势如破竹,在确认了瓦剌人撤回土木堡之后,大军全线压上,兵分三路,一路由王斌亲自领兵北上龙门城,那里有两万鞑靼骑兵和一万朵颜三卫驻守,明军以多击寡,一举击溃了两族联军,斩首近两万,除了少部分逃脱,其余全部被俘虏,夺取了数万头牛羊。

谢琼和张强则合兵与一处经鹞儿岭前往保安州,一路收复了被瓦剌人占领的哨堡,并在十月三十日收复了保安州,两日后与攻破麻峪口的长宁侯张孝光、襄阳伯王斌部两军合兵一处,八万余马步军直扑土木堡。

而贾珝则亲率锐士营北上攻打驻守张家口堡的鞑靼人,这处关隘必须拿下,否则一旦关外的鞑靼人或瓦剌人来袭,大军的后翼将会遭到攻击,虽说鞑靼人不善于守城,但锐士营还是猛攻两日才拿下张家口堡,长城隘口随后被轻松拿下。

出征时,一万余人,战后还剩不到八千,留下两千人防守长城关隘,贾珝又率领其余人马赶往鹞儿岭,这是之前就定好的计划,贾珝将统帅锐士营以及五千宣府步军守住这里,以防止瓦剌人冲入宣府镇。

按照计划,大军将围困土木堡,逼迫围困怀来城的鞑靼人和朵颜三卫后撤,届时牛继宗部主力大军会在骑兵的掩护下对后撤的两族联军进行追击,双方会在土木堡周边进行决战,麻峪口至独石口这条山道就是留给三族联军逃跑的通道,这条逃命之路不好走。

然而,战事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众人的预料那样进行,先是牛继宗部明军主力在怀来城火炮的掩护下渡河与鞑靼人进行了一场大战,双方各有胜负,最终因为伤亡太大,双方撤兵休整。

紧接着,一个更让贾珝震惊的消息传了过来,阿失礼提前得知了消息,率领瓦剌主力骑兵躲过了明军哨探,袭击了刚刚被收复的保安州,留守城内的三千明军全部战死。

好在长宁侯张孝光派出的哨探探查到了躲在土木堡西北方向狼山西麓中的瓦剌偏师具体位置,前日二更时分,长宁侯亲率明军主力袭击了瓦剌偏师,全歼了躲藏在那里的两万瓦剌骑兵,夺取了水源,否则又会重蹈覆辙。

驻守鹞儿岭的贾珝已得到了正式消息,为了盘活整个战局,瓦剌首领阿失礼分兵两路,他亲率六万主力骑兵北上攻击长宁侯张孝光、襄阳伯王斌和谢琼率领的明军主力,右翼三万户首领脱花海率领两万瓦剌骑兵向着鹞儿岭袭来,打算再次攻下张家口堡,打通后撤之路。

怀来城下,一场战斗刚刚结束,双方各自退兵,远处是鞑靼人和朵颜三卫的大营,明军背城而战,再次挫败了巴彦汗企图利用优势骑兵击溃牛继宗部明军主力的计划。

残阳如血,城外的原野上横七竖滩滩刺眼的鲜血,阵亡的明军军卒的尸体已经被抬走了,数百名被明军俘虏的朵颜三卫的青壮在吃力的搬运鞑靼人的尸体,一队队明军正在收集武器,特别是箭矢。

鞑靼人的大营扎在一片地势较高的土丘之上,为了防止明军骑兵的突袭,用木石筑起了一圈简陋的围墙,四周更是用碎石垒起了高台用以观察周围的动静,高台附近布置了数千名弓箭手,严阵以待。

怀来城下,明军大营中,牛继宗站在箭楼上正面无表情地凝视着远处的鞑靼人与朵颜三卫的大营,双方目前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但牛继宗有信心打赢这场战役,一开始,他也是打算按照长宁侯等人的计划继续等下去,结果,他收到了齐国公送来的信件,信中说了目前神京的情况,缺粮。

虽说刘文彬平价从勋贵手中收购了二十万石粮食,谁成想,南直隶又报了水灾,数县被大水淹没,近十万人受灾,好在贾家在金陵还有二十万石粮食,这才解了燃眉之急,朝廷已经派人前往湖广等地调粮、买粮了,但是,齐国公担心官仓和市面上根本就没有粮食了。

也就是说,很可能南边没有粮食运进京城,大军全靠京畿地区储存的粮食在硬撑,就凭这点粮食,他们是撑不了多久了。

牛继宗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他很清楚,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冷静慎重,他清楚,这里面肯定有着文官们的算计,为的就是逼迫自己出战,这样就会给鞑靼人创造战机,为防止落入他们的计谋中,牛继宗本打算等长宁侯方向传来捷报之后在实行步步为营的策略,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绝不贪功冒进,防止被鞑靼人的骑兵切断后援。

然而一个消息打乱了他的部署,瓦剌人攻击了保安州,这让牛继宗意识到,长宁侯等人被骗了,既然土木堡方向出现了变故,牛继宗就不能在等待下去了,这样只会浪费时间,与蓟州总兵威远侯程元等人商议后,便决定与鞑靼人展开大战,想利用城上火炮的优势消耗鞑靼人的有生力量。

和东线牛继宗部不同的是,北线土木堡附近打得异常惨烈,阿失礼清楚的意识到,长宁侯等人率领的这般钉在了他们的软肋上,如果不能将他们消灭,至少也要将他们击溃,否则,他们随时面临后路被抄的险境,因此,对土木堡及狼山西麓的争夺也到了生死搏命的程度。

阿失礼也想夜袭夺取水源,可惜被谢琼给击退了,更是差一点被王斌部援军给包了饺子,两天的战斗,瓦剌人损失过万,是明军的一倍还多。

鹞儿岭位于洋河北侧,这里历来是宣府通往居庸关的咽喉要道,明朝初期在这里设置了驿站,之后慢慢形成了村落,此时,整个村落早已人去屋空,这里的村民也不知是去逃难了,还是惨死于草原人的屠刀下。

贾珝纵马冲上一处山丘,向远方眺望,天气晴朗,视野格外清晰,这时,远处一队人马如风驰电掣般驶来,贾珝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终于来了。”

贾珝立刻催马迎了上去,贾贵立刻翻身下马,“三爷,全部被您给猜中了,瓦剌人并没有直奔鹞儿岭而来,而是押着从保安州劫掠的百姓一起过来的。”

得益于情报的收集,当贾珝得知脱花海在保安州到处搜捕明朝百姓的时候就猜出了他的用意,也是,当年瓦剌人就是在鹞儿岭伏击了明朝的大军,他们又怎么会不防备,鹞儿岭山不高林不密,只要脱花海驱赶百姓往山上冲,明军只能被动的往回撤,这样一来,瓦剌人一面驱赶百姓将伏兵往山下压,另一部分骑兵就可以趁机冲过山道攻击大军的后翼。

贾珝的担心并不多余,从各种掌握的情报来看,这个脱花海是个谨慎之人,否则也不会在得到消息后立刻率军退回了土木堡。

在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后,除了留一千骑兵藏于三里外山道内,整个鹞儿岭就没有部署任何兵马,大军全部驻扎在响水铺,为了抵御瓦剌人骑兵的突袭,贾珝不仅在依托村落挖下了数道沟堑用以迟缓骑兵的冲击速度,更是命人在沟堑以外方圆一里的范围内挖了上万个比马蹄粗一圈的土洞,运气好的话一波就能带走上千名瓦剌骑兵,贾珝又命人从宣府运来了近三十门佛郎机炮。

“三爷,回去吧,最多再有半个时辰,瓦剌人的前锋就到了。”

贾贵小声提醒道。

贾珝点了点头,“咱们回去。”

与此同时,黑压压的瓦剌骑兵在大路上疾速行军,一路之上,他们经过了几处明军的哨堡,可现在都已人去营空,在翻过前面的丘陵地带,就是此行的目的地鹞儿岭了。

在这群瓦剌骑兵的身后不到一里便是脱花海亲率的主力,他们正押解着一队队被俘的明朝百姓,他们垂头丧气,很多人都带着伤,还有大群的妇孺,跌跌撞撞,哭声震天,他们眼神迷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不知道他们是否会遭受屠杀的命运。

脱花海坐在马上,远远地眺望前方,再有一炷香的功夫便可抵达鹞儿岭了,先祖曾经在那里连续两次伏击了明军,他又怎能不提防,所以他才会劫掠了保安州的明朝百姓,以此来将藏匿在山林内的明军伏兵给驱赶出去。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一名瓦剌骑兵飞驰而来,他奔到脱花海面前大声禀报道:“禀报万户大人,明军并没有埋伏在鹞儿岭山上,而是驻扎在洋河水畔的村落中。”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