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粮食产量低的年代,糖这种稀缺品在能给予人能量和甜蜜的同时,也意味着这是专属于上层贵族的奢侈品,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不过逢年过节才能品到些最简单的。
但其实搁在现代,白糖也不过廉价物品,等等,白糖,冉佳怡顿时眼神一亮。
对啊,白糖,看着手中土黄色、品相并不如何的糖块,她似乎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了。
想到后世常见的绵软白糖,冉佳怡知道,自己的主意肯定能成,想想,将常见的棕黄色糖给“洗”成白色,那该有多么喜人。
真正做糖的法子,不外乎“黄泥水淋糖法”,这法子好归好,可却不是冉佳怡这一般妇人能想出来的,而实际适合她身份的,活性炭脱色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便是稍微学过点物理知识的大概都知道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也不需要什么完全的活性炭,就是一般的木炭也是可以起作用的。
有了主意,冉佳怡还得为自己的新发现编一个故事,这故事也简单,只说在厨房喝糖水的时候不小心洒在了木炭上就是。
已经走到了村子中央位置,看着被水包围了的田地,深深谈了口气复又往回走。
这一趟乱逛也不过花费了半个时辰,回到宋家时院子依旧没人,冉佳怡径自去了厨房,舀了点水将其中一块糖冲开。
因着用的是凉水,糖块花开的有点慢,冉佳怡耐心等待了会儿,等彻底化开,闻着那甜滋滋的味道还有些舍不得,但到底到底知道轻重,将灶台边放着的瓮盖挪开,手一抖,糖水就撒了大半。
想到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索性将剩下半碗糖水一骨碌灌进了肚子里,补充些气力。
将碗清洗干净,冉佳怡取出碳瓮中的湿透了的碳,总算多了几分欢喜,这大概算是成了。
说来也是古人的智慧,这时候没有发达的科技,既没有暖气更没有空调,夏日炎热忍忍也就罢了,可冬天里的寒冷可不是说一句忍就能忍过去的。
没有足够保暖的衣物,古人就学会了冬日里用木炭取暖,穷人也不似富人那般还有专门的烧炭,就是一年到头烧的柴火趁着未燃尽时收拢在瓮里,盖上盖子,等彻底熄灭就成了碳,到了冬天,就是现成的取暖炭火。
现在,这种取巧法子也成了冉佳怡最好的借口。
将碳统统倒出来,用一个木盆将所有的东西归拢起来,冉佳怡小心放回房间收好,这可是她赚钱的行当。
至于什么时候送去城里,起码也得是明天了,今儿这天也不早,想必外出的另外两房人也要回来了。
果然,不等天黑,大概是太阳将将落幕,拖家带口的人就回来了。
冉佳怡瞧着,二房的如她所言,并没带回什么东西,若非要说的话,对方手上用草绳提着的一小捆野菜勉强也算是礼了吧,只是这种野菜实在普通,只要不是懒到家的,外出一圈总能拽到一小把。
没有底气的二房人如同冉佳怡回来时那般,并没受到宋父宋母的重视,灰溜溜回房了。
倒是三房人,单看那回来时候的趾高气昂,就可知定然不是全无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