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朱由检的气色好了许多。朱由检心情不错,一方面是因为陕西这场大胜,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自从老师孙承宗复任辽东后,今年所耗费饷银物资居然比往年少了一半。</p>
陕西一场大胜,绝对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好事。可是让朱由检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一大早例行朝会,刚刚进入大殿,朱由检便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p>
果不其然,刚坐下钱谦益身后的礼部侍郎马英远便出列道:“启禀陛下,延安府重回朝廷之下,可喜可贺。不过陕北遭受连年兵灾,自四年前开始,流寇便以延安府为据点,长期占据此地,人心多有不稳,百废待兴。此时,急需一名能臣主政延安府,收拢民心,不至于让将士们的鲜血白流。”</p>
听了这番话,龙椅上的朱由检内心便是咯噔一下。马英远的意思,朱由检岂能听不出来,可他怎么可能同意。正待说些什么,兵部侍郎张彩已经拱着手出列。</p>
“陛下,臣以为马大人所言甚是有理,臣推举都察院御史程涛程大人赴任延安府。”</p>
这时成基命很合事宜的附和道:“陛下,程大人与三边总督陈大人乃同科进士,他去延安府,最是合适,臣附议。”</p>
“臣等附议!”</p>
听着大殿中群臣的呼声,朱由检的心情可想而知。这群人可真是一个鼻孔出气,之前打流寇的时候,一个个什么都不干,现在延安府打下来了,争先恐后的出来冒头。</p>
如果同意这些人的提议,那延安知府必然是内阁主导。往常一直是这个规矩,可这次崇祯想改改,他想派自己真正信得过的人去。至少,朱由检觉得就算让铁墨自己找个人当延安知府,也比这些人强。</p>
内心是不同意的,可朝堂规矩一向如此,内阁提议,皇帝点头。一时间朱由检也不知道该如何收拾局面。他想听到反对声,所以眼角余光一直在看着侯世禄,可是侯世禄闭口不言,仿佛眼前发生的事情与他无关一般。</p>
朱由检怀着好心情开朝会,结果弄得不欢而散,散朝之后,气呼呼的回到了御书房,另一边着令王承恩去将侯世禄找来。侯世禄进了御书房,还没有坐下,朱由检便神色难看的质问道:“侯爱卿,刚刚你为何一言不发,那些人的心思,你难道不懂?让他们继续管着延安府,能有什么改变?”</p>
“朕希望陕西的情况能变好一些,三边将士的鲜血不能白流,再来一次十万流寇闹陕北,我大明经不起这种折腾了。”</p>
朱由检心情沉重的说着,侯世禄静静地听着,面对朱由检的询问,他脸上只有苦笑,“陛下,当时的局面,臣又能做什么?朝廷规矩一向如此,地方官员内阁遴选,陛下审批。我们今天可以不让程涛去,下次他们还会推举别人,挡住这一次,还有下一次。”</p>
“陛下,不是臣不阻拦,而是没法拦着。陛下,你觉得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延安知府么?他们这是冲着铁墨去的啊。刚才朝堂上臣是可以推举铁墨暂时接掌延安府,可这样做是什么后果?边关重臣,接掌延安府,你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p>
听完侯世禄一番话,朱由检愣住了。他坐下来细细想了想,背后不禁渗出一丝冷汗。边关重臣,强行执掌延安府,这不是心怀不轨么?一顶大帽子扣下来,那可就难受了。</p>
长久以后,朱由检长长的呼了口气,“看来朕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延安府的事情还得慢慢来啊,侯爱卿,你私下给铁墨写封信,说说这里的情况吧。”</p>
说罢,朱由检有些疲惫的挥了挥手。此时他内心有着许多的无奈,他很不懂,明明想要为大明做好事,可为什么就是什么都做不成?为什么那些忠君爱国的臣子们总是跟自己对着干?</p>
夜里,侯世禄借着烛光写着信,他反复斟酌用词,希望能安抚一下铁墨。为了延安府,铁墨几乎将晋北的兵力抽空了,晋北将士在陕西死伤无数,结果除了口头上的奖赏,什么实惠都没得到,铁墨该怎么想?侯世禄真的很怕铁墨会一怒之下撂挑子回晋北,如今战事进行到这种地步,铁墨若撒手不管,岂不可惜了?</p>
侯世禄在写着信,可他不知道的是朝堂发生的事情早已经飞去陕西。</p>
夜幕星辰,凉风如刀,张嫣裹着披风看着满天繁星,可惜,目光却未停留再此,而是飞跃千山万水,落在了那个男人身上。今日朝廷发生的事情,彻底点燃了她心中的怒火。</p>
其实自从来到西宫后,张嫣便很少做什么事儿了。可今天那些人这么做,她觉得很不公,铁墨千辛万苦,舍生忘死在陕西跟流寇打,到头来他们轻飘飘一句话就要把果子摘了?</p>
信已经送出去了,会发什么事情,张嫣早已经不在乎了。事实上当陛下将她送到冷宫,一颗心便全落到了铁墨身上,至少这个男人有情有义,值得托付。</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