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面如冠玉的士子上前,把手伸进了木箱当中,抓出了一颗纸团,拆开一看,顿时脸色一垮。</p>
“去?”</p>
“唉,真是要命了。真是想剁了我这倒霉的手。”</p>
“兄台,认命吧。反正《吴法》规定,到藩王国任期十年之后,可任凭去留的。”</p>
“那不就相当于被发配十年吗?我有何罪?要沦落到这种地步……”</p>
以抓阄的方式决定去留,注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的。</p>
抽到“去”字的人,自然是愁容满面,恨不能一头撞死。</p>
抽到“留”字的人,则是喜极而泣,忍不住暗道祖宗保佑。</p>
不管怎样,有人留下,就会有人离去。</p>
好在庆忌还是较为人性化的,也不要求举家迁徙到藩王国的士子们,要一辈子待在那里。</p>
不过至少要待上十年。</p>
十年之后,倘若他们没有混出个人样,登堂入室的话,自然也会折返故土,回到大吴定居。</p>
士子们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大吴“包分配”了,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大吴的人才资源已经有些贵乏了。</p>
正在微服私访的庆忌,也察觉到了这一点。</p>
是否要开启民智,在大吴推行全民义务教育?</p>
庆忌对此,颇为迟疑。</p>
关于这个事情庆忌早年就有了想法,只是当时大吴的国力有限,教育资源不够分配,而且“开启民智”的话,也有可能损害大吴皇室的利益,所以庆忌这才作罢。</p>
现在,情况则是大不相同了。</p>
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大吴会陷入较为被动的局面之中。</p>
这最致命的问题,就是诸藩王国不得不从当地提拔一些人才,帮助自己维持国家的稳定运行。</p>
但,这样一来,最后诸藩王国未来何去何从,就不是庆忌或是大吴的后继之君能掌握的了。</p>
此时,乔装打扮过一番的庆忌和太子恒、范蠡,正在金陵城热闹的集市上闲逛,体察民情。</p>
金陵,这座承载了大吴三十多年的都城,已经是无比的繁华了。</p>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帝国的都城,金陵城市挤满了来自亚洲各地的人。</p>
其城内店铺林立,市场繁荣,城市人口有一百多万!</p>
金陵的外郭城的置两个商业集中的地方。</p>
一个是东市,另一个是西市。</p>
东西两市也就变成了金陵城的商业中心。</p>
两个市场各自占据两坊土地,四周有墙,每面墙都有两个门,两两相对的市门之间,有街道直通。</p>
大街的旁边,有众多曲巷。</p>
街巷互相通连,往来非常便利。</p>
东西两市各有二百二十行,其中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生产工具无所不有。</p>
行肆都有铺面,陈设货物,等待客人上门选购。</p>
随着店铺经营发展,原有的铺面已经不足以陈设买卖货物,需要增加,在原来铺面前面新增加的叫“偏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