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借其势以勒之(三)(1 / 2)

赤旗 赵子曰 1775 字 16天前

史禹回到县中,没去别的去处,直接回了自在县中的宅院。</p>

史备今天仍是随从他1起去的曹幹营中。</p>

回县的路上,史备就嘟哝了不少,1进自家的院中,他的情绪控制不住了,面带怒色,说道:“阿兄,要没咱们,他曹幹能得亢父?县宰不给阿兄来任,阿兄问他要些粮秣、军械,他也推推托托!好,便是他现下他真的没有太多的军械,需要再做打造,那咱先把县中各家强豪的宗兵、县内各股盗贼召聚起来,总该行了吧?他又已亢父新得,局势未稳为由,不肯答应!阿兄,我说曹幹这狗日的是过河拆桥,得了亢父,就想把咱甩了,说的是不是半点没错?”</p>

史禹微微皱了下眉,说道:“休得大叫大嚷,成何体统?”</p>

“是,阿兄。但是阿兄,曹幹这狗日的不同意咱先把县中各家强豪的宗兵、县内各股盗贼招聚起来,那咱底下来该怎么办?”</p>

1个和史备1起从同史禹去的曹幹营,也已知了此事的史禹手下说道:“照我看,这事儿也好办!他曹幹不同意史大兄招聚,咱就不招聚了?史大兄跟他提这件事,是给他面子,他不肯要这个面子,那这个面子,也就不必给他了!……史大兄,咱只管自来招聚,不就是了?”</p>

史备虽是恼怒,但却也知“自来招聚”是不现实的事情。</p>

——尽管在回答曹幹“贵县强豪诸家的宗兵、贵县各股的盗贼,大兄俱能招之”的这个问题时,史禹斩钉截铁地回答了个“是”,可实际上,史禹的这个“是”,是打了水分的“是”。说白了,他的这个“是”,是在吹牛。他在亢父本地固然是很有势力,但他毕竟只是个“大侠”,靠着心狠手辣,靠着手下有1帮亡命徒为他卖命,他能使别人怕他,不敢惹他,而怕他、不敢惹他,却不代表就心服口服地“服气”他,他在亢父的“声威”和“势力”,还远未能够达到“1手遮天”,令亢父的诸家强豪、各股盗贼尽都甘心服从於他的地步。</p>

如果史禹的势力,已经达到了这个地步,能够做到“自来招聚”的话,那么他又何必向曹幹提出此事?再进1步说,如果他在亢父本县的声威、势力,果真竟然已经大到亢父县内的各家强豪、各股盗贼都以他“马首是瞻”的地步,他又何必主动愿做曹幹的内应,请曹幹来打下亢父县城?他自己把亢父夺了岂不更好?</p>

所以说,这个轻侠提出的此议,是不现实的1个建议。——事实上,“聚众起事”的念头,史禹的确是早就存了,阻止他实现此念的唯1原因,正即是他缺乏这样的声威和势力。</p>

史备怒声与提出此议的这个轻侠说道:“要是咱能自来招聚,还用得着再去找他曹幹言说?”</p>

这个轻侠1向畏惧史备,不敢再说话了,赔笑应声。</p>

两个奴婢打开了正堂的堂门,1个小婢付下身子,小心翼翼地为史禹脱去了鞋履。</p>

史禹背着手,入进到了堂中。</p>

史备等也在堂外去掉鞋履,入到堂上。</p>

史禹在主位坐下,抚摸着胡须,缓缓地说道:“没有曹郎君的命令,无法借其势以勒之,只靠咱们自己,诸家强豪的宗兵,或许不能招聚,然县内各股盗贼,咱们却是可以招上1招。”</p>

史备说道:“阿兄的意思是?”</p>

史禹说道:“我亲笔写几封书信,明天你们几个,带上我的书信,分头去找咱县内的各股盗贼,把我的书信与之。”</p>

史备问道:“阿兄书信中,打算写什么?阿兄,咱与咱县中这些伙的盗贼,熟归熟,可要论交情,怕是还没到换命的程度。只凭1封书信,就能他们招来,说动他们肯从阿兄造反?”</p>

“你们明天只管带上的我书信,去寻他们即可。”</p>

见史禹不想说他书信中预备写些什么内容,史备遂亦不复多问,与跟进堂上的诸人俱皆应诺。</p>

书信说写就写,史禹令备上纸墨,稍作沉思,便即落笔。</p>

史禹家,在他小时候,算个中产之家,他少年时上过乡学,学得还不错,后来还曾进到郡学里边进修过,只不过他不是个做学问的人,故虽是4书5经学了1些,终究是未走“学而优则仕”的这条路,反是舞刀弄枪,走上了另1条截然相反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