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的战场上,回鹘人完全被打散了阵型。</p>
这对草原骑兵而言,本来不算什么事。逃得远远的,然后重新整顿,再杀回来就是了。他们早就习惯了小规模的战斗,早就习惯了各自为战。</p>
但主动和被动,完全是两回事。</p>
主动分散阵型,那是一种战术;被动分散阵型,那是一种失败。</p>
两者的士气不可同日而语。</p>
回鹘人此时就没有战意。中军被轻易击溃,然后右翼被绕过来的豹骑都从背后攻击,损失惨重。</p>
左翼虽然打得还行,把当面的嗢末等部落杀得落入下风,但整体局势若此,又岂能有回天之力?</p>
乌姆主在数百披甲精锐的护卫下,死命杀出一条血路,仓皇出逃。不过随后被赶到的天德军游奕使田星所部蕃汉兵马两千人截击,又损失了不少人马,最后只带着五百余骑向北逃窜。</p>
在安排背嵬都骑士前出追击后,邵树德下了高台,看着乱哄哄一片的战场。</p>
乌姆主退走后,回鹘骑兵便失去了战斗意志,开始四散奔逃。</p>
有的逃得远远的,一口气不带停歇那种,很快消失在了远方的地平线上。有的则在远处徘徊,想跑,又心有牵挂,犹豫不决。</p>
当然还有大群跑都没处跑的,直接就降了,总共两千余人。</p>
甘州回鹘,原本有约八万众。按照吐蕃统治时的规矩,如果是“征兵”,那就是三户出一人,可出五六千兵;如果是“大发”,那就是年十五以上、六十以下全部算兵,可得一万八到两万兵。</p>
从凉州大战,再一路追到甘州,战死了三千骑,千余骑投降。</p>
今日删丹城东,规模宏大的骑兵会战,当场战死两千余,降者亦有两千余。</p>
当然这些人里面不全是回鹘,还有被其控制的附庸部落的丁口。但作为战斗力较强的部分,回鹘人肯定是占了多数的。</p>
此时追杀还在继续,回鹘人还会继续死伤,溃逃的回鹘人会不会回来,都很难说。但不管怎样,甘州回鹘损失三分之一以上的成年男丁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已经很难继续压制被他们附庸多年的数量将近七万的龙家、吐谷浑、吐蕃、汉人、党项、鞑靼等部族了。</p>
甘州回鹘汗国,就这么在崛起壮大的前夜,崩了。一如西夏,一如陇右诸州散成一地的吐蕃。</p>
晚唐,就中国历史而言,确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节点。</p>
统一的大帝国僵而不死,慢慢衰弱。不但帝国统治区内的主体民族如此,少数民族亦如此。</p>
经历了混乱的黑暗岁月,中原的汉人及东北草原上的契丹人相继重新崛起。中原经历了五代王朝,最终变成了北宋;契丹人南下受阻,转而攻灭渤海国,接着西征,统一草原大部。</p>
这是两个最先“苏醒”的帝国碎片,各自拼接了一部分,形成了最大的两块碎片。</p>
但帝国遗产中,还有一些中小型的碎片,比如西夏、甘州回鹘、金山国(归义军)、高昌回鹘等等,都曾经建国立制。但受限于种种原因,比如地理位置限制、人口经济不丰,或者崛起太晚等等,没机会吞并其他碎片了,只能割据一方。</p>
甘州回鹘,长期抵挡西夏、辽国的入侵,多次交兵,稳稳地立国一百三十多年。但经历了文德二年的连续失败后,他们输光了手里的筹码,国运就此远去。</p>
其实,如果再等二三十年,邵大帅也没信心如此轻易打败甘州回鹘。毕竟人家那时候的实力,可不是现在能比的,不但人口、财货更加充沛,制度更加完善,单说内部的人心,也更加稳固。</p>
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将敌人扼杀于襁褓之中!</p>
回鹘主力溃败之后,再无人可以阻挡朔方军前进的脚步。</p>
大群骑兵冲进了删丹外城,并将其牢牢控制在手。内城之中,尚有数千各族步骑,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内部倾轧之后,最终由汉将周易言开城投降。</p>
乌姆主可汗若没有逃走,周易言当然会继续忠心于他。但眼下这个局势,说实话没必要了。败得如此之惨,回鹘人虽然仍是势力最大的一支,但已经没有了号令诸部的本钱,还愚忠于他们,即便周易言愿意,但人心浮动的守城之中,不愿意的可有大把。</p>
删丹投降之际,邵树德正在城外接见天德军游奕使田星。</p>
“田将军,缘何突然东进?”</p>
“末将率蕃汉兵马两千,出大斗拔谷之后,等待多时,未见归义军及肃州兵。遣使至酒泉联络,亦未得到明确回复。枯等下去不是办法,退回去心有不甘,于是便自作主张,东进劫掠甘州诸部,获取补给。”田星答道:“在得知大帅从凉州西进之后,便率军赶来相会,共击乌姆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