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桶螃蟹你争我夺都要往外逃,这个爬上去,那个就拖住了他的脚也往上走,然后第三只也上去了,最后一起都掉到桶子底部。
就这么相互掣肘,相互纠缠,相互捣乱,结果蟹桶不用盖盖子也不用人看着,半桶螃蟹基本上都逃不出去。
这就是蟹桶效应,而晚清的官场其实就是这样,八旗和汉臣们就是一只只的螃蟹,相互盯着对方一个个跟乌眼鸡一样。
就说西山大营这三万新军吧,指挥权给谁?其实给谁都不行……给奕䜣了奕譞乐意不乐意?给奕誴了礼亲王高兴吗?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所有人都对外人抱有极大的戒心。
因为八旗军事集团中就有这种基因,他们很清楚谁手上有兵谁就是大爷,就是祖宗,有权利了他一定会欺负别人压榨别人。
你防着我,我害怕你,全体朝臣如麻杆打狼多头害怕,结果最后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坐拥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清国,最后的军事力量却要靠汉人的北洋来撑场面。
同治之后八旗再无强军,归根结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所有的八旗贵胄们打心眼里都希望有一支强军,但是还都不希望别人有这支强军,都希望是自己拥有这支强军。
越是这样想,人们之间的猜忌也就越大,猜忌越大就会更加掣肘,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想好,但是谁都好不了。
可见,晚清灭亡其根源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埋下了种子,争权夺利的八王议政思想死灰复燃,才是清帝国走向绝路的一个重要因素。
想通了这一点,也就能想通历史上甲午战争北洋的失败了,在甲午之前北洋所有增添战舰、快炮、弹药的申请全都被驳回了,甚至北洋水师烧的都是最垃圾的碎煤块,而日本海军则烧的全是高热能的白煤、无烟煤。
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一句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可以解释的,其中根本的原因还是朝廷内部这种掣肘的平衡所造成的。
你李鸿章都花了好几千万两银子了,还不知足吗?还要添船加炮?你想造反吗?少给你买一条战舰,朝廷其他部门就能多分好几百万两银子。
晚清就是这么一个纠结的社会,一方面他们迫切的希望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因为他们被洋人打怕了,也得有点自保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他们天然就不相信这些手持重兵的督抚将军,别说你汉人了,就连满人自己当这个将军,朝廷都忌惮不已。
其实按照光绪初年的清国国力,满清只要放下内部芥蒂,共同使劲!打造十万人左右的纯西式强军那跟玩一样。
十万纯西式强军能花多少钱?对于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清帝国来说,这点钱简直就是毛毛雨,都不用江南的粮饷,从山西、山东、直隶三省随便筹集点钱粮就足够了。
看看后世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把,一个省里的军阀就能拉出几十万的西式军队。当年响当当的山西王阎锡山,就靠山西一省起家,最高峰时雄兵四十万,最低谷时也有十万大军在手。
连阎锡山这样背靠一省都能拉出如此实力的军队出来,更何况坐拥全国的满清了,这就足以证明,满清不是没有改革的实力,而是他们压根就不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