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自古悲情多人祸(2 / 2)

书房中有一人正在处理公务,虽然是一身常服,但却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官气,从骨龄来看,年岁四十九,精力充沛,正值官场壮年。

他手中拿着一张军情急报,一边皱眉一边看,不多时狠狠一巴掌拍在桌案上,连茶具都跳了起来,吓得外间伺候的女仆人胆战心惊。

何濡明也不知在想什么,整个人都显得焦躁不已,站起身来,来回踱步。

云苏也不进去,飞上了书房外的古树上躺着,凝神朝里一看,这是前日的军情了,上面说金吾大将军戴天澜和国师炙阳真人率领的二十万大军进展神速,所向披靡,一路无阻碍,已经遇到了大月城外围的一些守军,但一一击破全歼,不日就要一鼓作气,发起对大月城的总攻。

乌兰国骑射立国,但在修筑城池上却远远不如大成王朝,一来石料缺乏,二来工艺不够,银钱紧缺,自古就是以攻为守。一旦大月城被偷袭成功,便是无险可守。

军情急报上催促何濡明加快速度,调集武林高手赶赴前线,追赶大军,准备进入草原深处。

“来人!今日的军情,可曾送来了?”

何濡明朝着外面大吼一声,一个披甲副将便走了进来,拱手道:

“启禀何大人,方才已经派人去驿站问过了,西境的军情还没有到。”

“嗯,若是到了,马上送来。”

“卑职遵命!”

副将出去后不久,又折了回来,汇报了一些关于征召江湖高手的事宜,总归还算是顺利,预计明日便能全部抵达。

“动作务必再快一些。”

何濡明忧心忡忡地说道。

那副将却是极为不解,问道:“大人为何如此愁眉不展,金吾大将军和国师进展神速,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乌兰国和我大成世代为敌,从立国之初打到现在也没分出过胜负,函天城下埋骨何止数十万,便是西境三州也多次被乌兰国铁骑洗劫。

奇怪的是,这次大军远征却进展的如此顺利,连游骑部队的骚扰都显得软绵无力,我心中不安呐。”

“军情上不是说,国师法力无边,戴大将军神勇无敌,所向披靡吗?”

“你出身禁军,对野战行军之事还不够了解。纵然国师能够施法躲过乌兰国耳目,戴将军勇冠三军,但乌兰国镇守大月城的是鬼帅图尔多。

此人狡诈多端,远非寻常,当年戴天澜大将军之父,便死在他手上。老夫只怕戴将军报仇心切,反而误了大事。”

何濡明说的含糊其辞,有些事情哪里能对这禁军下来的副将说,在他看来,军国大事如果要靠神神鬼鬼的东西来左右,也许能占一时便宜,但灾祸降临时,也更惨烈十数倍。

仙神鬼怪的事情,他是不太信的,虽然书上多有记载极远之地有疆域无比辽阔的仙国皇朝,也大多是传说,没人见到。

大成王朝周边,还是凡人立国,很少见到修炼之人如此大张旗鼓地干预朝政。

但妖道乱国,妖妃乱世的事情在古书上却是比比皆是。久而久之,读书之人远鬼神,转而信奉礼仪人伦,经史子集,反而洁身自立,少了许多困扰。

云苏也不出声,将这些日子以来的前线军情急报全部头看了一遍,心里有数,大部分信息无关紧要,但对于兵马调动,粮草安排,前线的大将军和国师希望如何调动修炼者和武林人士配合大军行动,却是一清二楚,而且已经开始了。

“报!十万火急!”

忽然,一声高声急报传来,只见一个小将脚下施展轻功,直接冲了进来,险些摔倒在地,拱手道:

“何大人,前线军情,十万火急。”

何濡明一惊,心中暗道不好,结果军情打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面色瞬间死白一片,军情跌落地上,如丧考妣:

“函天城,完了。”

云苏凝神一看,暗道果然来了,乌兰国大军避开大成王朝的西征主力,连攻城器械都没带,轻装简从,奔袭了城池极为坚固,往年即便没有大军驻扎,一年半载也攻不下来的函天城。

守将秦伯宜疑似叛变投敌,守军开城门投降了。

乌兰国十万铁骑,占了函天城,断了大军后路,进可侵犯西境三州,退可以杀个回马枪,合围戴天澜的西征大军。

何濡明只觉得心中一片冰凉,恐惧加身,无论是二十万大军的生死存亡,还是西境三州数百万的大成子民,此时都是危如累卵。

函天城就这么丢了,云苏虽然可惜,也知道接下来的兵危战险事关无数生灵,但也不觉得奇怪。

那炙阳真人多半处心积虑,居心不良,图谋百年就不说了,纵观历史长河,历史只有一个真相,那便是不断重复各种荒唐、灾难和悲剧、人祸。

而战争,更是永恒的杀戮主题。

凡人之间的战争,如果不是有修炼者作祟,有所图甚大的炙阳真人插手,关系到张一凡,更关系到那一枚长生仙令的话,除非是打到渔阳城下,云苏也未必一定会管。

什么王朝兴衰,千古霸业,对他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

遇到了可能会管,不过如果管了,就要承担这世间万丈红尘的因果,还有王朝霸业连带而来的无数罪孽,如果不管,可能心里也会难受,看不得凡人如败草一般被收割。

原本的想法,也是顺其自然,尽力而为,遵循本心,能够平衡处理,做事有一个度便好了。

但此时一切明了,诸般事纠缠在一起,却是必须去走一趟了。

识海的长生云台上方,隐隐有紫气氤氲,仿佛又要凝出一枚什么。

“这次,怕是轮到何不语了。”

果然,那何濡明怒极之后,很快就恢复了理智,一边派人去请何家当代家主,一边奋笔疾书,写了数份公文密令急报,派人以八百里急报送去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