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同道中人(1 / 2)

逍遥游 月关 3356 字 2个月前

刘老大左手揽着华林,右手揽着李鱼,一块儿坐过牢的“生死之交”,感情确是不同。

李鱼道:“这不还差着几个月呢吗,你怎这么快就回京了,不和妻儿多多团聚些时光?”

刘老大道:“一言难尽。我这半年光景,说来真是坎坷。回去路上,我乘的那艘大船就翻了,全船百十号人呐,就我一个人,凭着好水性,勉强挣扎上岸了。”

李鱼惊道:“竟有这等事?你还真是福大命大,这……”

李鱼说到这里,突然站住脚步,脸色陡然变了。

刘云涛纳罕地道:“你怎么了?”

李鱼深深地吸了口气,稳住了震惊的情绪,缓缓地道:“你可记得,从牢中出来后,你我在朱雀大街相遇,你曾邀我一同东去,前往洛阳?”

刘云涛听他一说,陡然也想起了当初的一幕:

“我去找个朋友借了点盘缠,一会儿就去灞桥,搭一艘船,扬帆东向,回洛阳去。你家在何方,可与我同路么?”

当时李鱼确曾心动,想着自己无处可去,不如与刘云涛同行,先跟着他去洛阳蹭几天吃喝,待熟悉了这个世界,再作打算,说不定,还能找到回到未来世界的办法。

幸亏话到嘴边,他突然凭着这一世的记忆,想起了“李鱼”的母亲,她对儿子那深深的母爱,令他不忍就此离开,决心前往利州一行,给人家一个交待。想不到一念之间,竟尔逃过一劫。

若非如此的话,他可以断定,就凭他那三脚猫的所谓水性,在关中前往洛阳的黄河水道上一旦翻船,必死无疑。

刘云涛啊啊两声,敬畏有加地道:“天子,果然不愧为天之子。未到天子索命之期,便是阎王,也不肯收你我性命的。”

每个人看事的角度不同,李鱼看的是因为他的一念之仁,因为他寄住了他人的肉体,从而对人家承担的一份责任心,使得他逃过了一劫。而在刘云涛看来,这却是天子金口玉言,从而左右了他的命运。

华林听二人简述了一番来龙去脉,也是惊叹不已。

随后,刘云涛才说起他后来情形,他所乘那船,于黄河古道险要处翻了船,一船百十人尽做了水鬼,只有他一个人,凭着高明的水性侥幸逃上岸。再辗转回到故乡。

因为他之前辱骂祖父,被报官判了死刑,他的妻子对祖父充满怨憎。而家族中却认为是她不守妇道,孝期中与丈夫敦伦,并且生下孩子,这才促生了后来的不幸,把她也当成了扫把星。

刘老大回到家乡时,他的妻子已因受到整个家族的排挤,生计困顿,举步维艰。刘老大只有一年时间,怎么可能缓和得了妻子与家族之间的关系?

本来,家族是在某一家族成员遭遇不测后,对其家眷最好的庇佑力量,可事情闹到这一步,就适得其反了。刘老大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把妻儿带进长安城去。

那种大城市,要寻个生存的营生总要容易的多。实在没辄就算讨饭吧,也比其他地方的乞丐多几分存活率,因此刘老大便毅然带着妻儿进了京,投奔康班主。康班主安排他妻子在勾栏院里做个卖瓜子零食的流动小贩,每日也能有些稳定收入,至少生存不用担心了。

李鱼和华林听了,也自替他欢喜。

刘云涛又问起李鱼的情况,李鱼也简单地说了,比起刘云涛的大难不死,李鱼的经历更加的传奇,他只捡重要处讲了讲,前方便到了院角处的一座毡帐。

这毡帐十分破旧了,外表脏兮兮的,帐篷上还有几处大大小小的破洞。这里不是康班主住的地方,他在这道德坊中是有宅子的,这里只是他平时料理勾栏院事务的所在。

刘云涛熟门熟路,一掀帐帘儿就闯了进去:“康伯,你快看谁来了。”

李鱼哈哈一笑,抢步进去,拱手道:“康……康?”

帐中陈设很简单,地上铺着一张“席居”(榻榻米),上边支着一张矮几,两个人正闻声站起,俱都身着一袭绿袍,枣枝簪子绾发,一部美髯拖到胸前,五官眉眼似乎一模一样。

李鱼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一时有点发懵。

两个美髯公中的一个惊喜地叫了一声,道:“哈哈,小鱼儿,你怎么来了!”

那美髯公抢上两步,攀住李鱼的手臂,连连摇动,道:“自上次相逢,我就在盼你来,想不到直到今日。啊!小林子,你也在?”

美髯公又大笑上前,给了华林一个大大的拥抱。

李鱼这才确认,这位才是康班主,想必另外那人就是他的二弟了。

刘云涛一旁笑道:“初来时,我也有点发懵。其实你若细看,还是看得出区别的。康伯和康二伯并非孪生,差着两岁呢,长相也并非全然相同。”

这时那位康二伯也迎上来,笑道:“若不是蓄了一样的长髯,其实老夫与大哥更好辨认一些。哈哈,这位小郎君就是我大哥说过的那位鱼儿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