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半路杀出(2 / 2)

明贼 五味酒 2657 字 2个月前

土默特部的阵脚乱了,胜负已然分出,事实再一次证明,土默特部在三卫军面前几乎不堪一击。这是绝大多数三卫军军卒发自内心的想法,都十分之疑惑,以往总听到明军与鞑子作战打了多少败仗,又损失了多少人马,以致长期以来,他们也是谈鞑子而色变,可自打参加了三卫军以后,这种想法竟然被彻底颠覆,原来闻名不如见面,所谓鞑子也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而已。

李信手一挥,掌旗军卒旗子舞动,三卫军上下千口同声,“降者不杀,降者免死!”

达木老人心神剧震,这种气势多少年没感受过了,自从林丹老汗执掌了插汉诸部以来,蒙古的境遇每况愈下,导致他们每年来竟是败仗的次数越来越多,胜仗的机会越来越少,最后林丹老汗远遁河西,他却残了一条老腿,不得不留下来……

往事不堪回首,这种复杂的情绪剧烈冲击着达木老人的内心,一双干涸的老眼里竟然罕见的湿润了。听着三卫军响彻云霄,震动草原的号子,达木老人也跟着激动起来,如果明军果然有如此强悍的战斗力,那么敖汉部借力为之,壮大自身便不再是一个空谈的大梦。

土默特部投靠清廷比较早,所以在漠南诸部中实力保存的也最为完整,在林丹汗远遁河西之后甚至还大为增强,到了眼下光景,除了乌珠穆沁部,喀喇沁部,以及插汉残部,不把任何小部落放在眼里。他们这些小部落被欺凌的苦不堪言,打又打不过,跑又无处可去,当真是让人绝望,绝望到大伙几乎都放弃了反抗。

可如今明军来了,竟然摧枯拉朽一般,土默特部说败便败了,败得让人心颤,这种心理反差也给了达木老人强大的信心,振兴敖汉部的机会似乎就在眼前。

李信可不知道自己身边的蒙古老人心理面此刻已经翻江倒海,他决定速战速决,解决掉土默特部。土默特部紧紧抵抗了一阵便显现败像,这其中有三卫军战力强悍,士气高涨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内因,土默特部自马哈木死后,几大台吉争权夺利内斗频频,这种内耗掏空了他们的实力。所以,三卫军一鼓而下土默特部,也是捡了现成的便宜。

他对蒙古人和满清的战斗力既不像朝廷中有些人那样谈之色变,充满了悲观气息,也不像三卫军中一部分军卒对之不屑一顾。

以往的历次战斗,三卫军都是主场作战,兵员补充,后勤补给全部都是三卫军占着绝对优势。而这一回却是他们主动出击,补给线随着战线的推进在日益拉长,粮食的损耗也日益加剧。

就在对土默特部发起进攻前的一刻,李信收到了负责后勤调度的毛维张急报。大同府,浑源州已经有个别地方断粮了,绝大部分的冬小麦绝收,青黄不接的情况要一直延续到秋收,这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得拿出多少粮食来才能保证百姓们不被饿死?

言下之意,三卫军的军粮都是从百姓口中扣出来的,即便如此,再有旬日功夫恐怕也要难以接济,整个山西的饥荒就要大规模到来了。

急报里虽然没有明说,李信也能感觉到毛维张希望李信尽快撤兵的期望。出兵蒙古一事传回太原,想必也定是反对声一片。胸中思绪起伏,面上也冰冷似水。至少在目前,还没人能够领会他此番出兵的良苦用心。

联合商社带回的消息里曾提及,建奴已经定下了入秋之后继续入寇的计划,得来的消息大致有两种,一是攻略松锦,二是由直隶某处边墙入寇。

不论哪一种,都是千疮百孔的大明朝廷所难以承受的,三个月的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来。建奴若果真于秋天入寇,无异于雪上加霜,火中添油。虚弱的大明朝廷,还要继续加征辽饷……

轰!

炮声阵阵,海森堡已经迫不及待的命令麾下炮兵开炮。他不习惯出战以后躲在步兵和骑兵的身后,在他的字典里除了进攻还是进攻。

李信的总共命令下达,第一炮兵营一马当先,掷弹兵营与步战营则紧随其后,随着有节奏的笛音和鼓点,排着整齐的队形,三卫军方阵便如野游一般,好整以暇的一步又一步向前推进着。

达木老人彻底被惊呆了,他从未见过数千人的动作能整齐划一的如一个人。

忽然,一支马队由远处疾驰而来,马上之人均是一身标准的蒙古打扮。口中呼喝着李信听不懂的蒙古话,但达木老人却听的明白,土默特部竟然如此之快便投降了!

但见另一支骑兵马队又从旁冲杀而出,顷刻间便将那支请降的马队杀了个七零八落,达木老人大吃一惊,竟然是别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