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体系上(1 / 2)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2475 字 4个月前

十二月初六,邺城外锣鼓喧天,鼓乐齐鸣。

鲁阳侯邵勋率部踏上了归程。

邺城父老出城数里相送,依依惜别。

邵勋拿袍袖挡着脸,擦了擦眼泪。

片刻之后,大声道:“诸位——”

邺城父老慢慢安静了下来——不,应该说是汲、魏、顿丘三郡父老,甚至还有远自广平、阳平、清河等地过来的。

鼓乐也停了。

大地一片安静,唯余呼呼的风声。

“保境安民,属在牧宰。余不过率军抚安罢了,事成则退,诸位无需远送。”邵勋说道,说完,看向了北方的安平郡。

冀州都督丁绍没有来邺城,还滞留在安平,或许想避免一场尴尬吧。

“临走之前,有几句话。我姑且一说,君等姑且一听。若觉得有道理,或可效行之。若所言皆虚,尔等自便可也。”

“州郡置兵,本防贼寇。邺城重地,尤为紧要。衣帛之赐,每月粮米,须得当时分付。若有克折拖欠,长吏当别议处分。”

“旷野之内多有闲田,与其虚弃,不若济人。流民乞活,本为果腹,或可招募,课励耕种。所收粮米,以备水旱蝗灾及当处军粮。”

“选官用人,在于拔其干能。著有劳绩军功者,当擢升右职,以安其心,以励其志。”

“君以人为国,人以食为天,上下一心,有国有家,切记切记。”

说完,躬身行了一礼,上马离去。

“恭送鲁阳侯。”邺城父老诚心实意说道。

鲁阳侯临走之前说的都是实在话,让人尤为感佩。

河北人多、钱多、粮多,也不乏骁勇善战之士,但就是一盘散沙,难以联合起来,以至于被人欺负。

河北士人做官的途径也不是很通畅,太傅司马越更重视青徐士人,以至于河北人得到的官位很少。

前任都督和郁是汝南人,现任都督丁绍是谯人。再往前数,宗王不谈,温羡是太原人,李毅、石湛、杨淮等没一个是河北人。

这次算是给了个王斌,怕也只是形势危急之际的权宜之计。

可惜,鲁阳侯不能来河北。他若愿来邺城,主心骨就有了,而今却只能多往汲郡庾公那边多走走了。

大风扬起,旌旗猎猎,长龙般的队伍一眼看不到头。

班师的队伍中,除了军士之外,还多了数十名汲、魏、顿丘三郡的寒素、小姓士人子弟,未必是主脉,支脉更多一些,但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而比起士人,三郡豪强、富商子弟则要更多一些。他们没有门路,留在当地撑死了干個县吏,运气好点能当上佐,除非奇遇,很难当上官。

考虑到刘汉势力不断东侵,故留在河北也没多大意思,不如出去闯一闯,兴许能搏个富贵呢?

总之,此番出征河北,不仅仅有军事上的胜利,还有其他许多或明或暗的好处。

有些好处并不一定现在就能兑现,甚至永远无法兑现。但只要机会出现了,总能发挥一些作用。

邵勋算是把野马冈之战的剩余价值给最大化发掘、利用了。

十二月十八日,大军抵达洛阳城北。

******

吴前带着他的长子吴勇、侄子吴离抵达大夏门外驻地。

与他们一同来的,还有上个月刚刚招募完毕的数百新兵,多来自河南、河内二郡,连同家人一起南下梁县。

今年的新兵其实出征前已提前招募了,这次增募的三百余人,主要是为了补充银枪军战殁以及伤愈无法归队而产生的缺额。

牙门军也有缺额,但这个就要朝廷补充了——看如今的财政状况,却未必有了。

新兵、老兵相见,虽然器械、装束一样,但气质完全不一样。

经历了连番大战,银枪军前三幢千余人已经是标准的老兵了,技艺娴熟、装备精良、经验丰富,身上甚至还带着一股常年打胜仗培养出来的傲气。

第四、第五两幢千余人在慢慢地向老兵蜕变,且还有一部分人并未完成诸般器械的完整训练,再有个一两年,再多打几仗,就会是精锐老兵了。

六、七两幢战斗力一般,还需努力。

邵勋当天带着这些人去金谷园、邵园附近转了一圈。

青州屯田军第一营五千人驻金谷园,第二营五千人驻邵园,第三营两千人驻潘园,五月种下杂粮后,八九月陆续收获,九月中下旬又种了越冬小麦,长势还算不错,毕竟他们屯田的地不是真的生地,甚至是水利设施完善的熟地,只不过没人要了罢了。

第四营五千人驻阳城。

第五营五千人、第六营三千人在广成泽开荒种地。

冀州屯田军已缩编为一个营六千人,在广成泽耕作恤田。

此番攻石勒,又带回来七千余俘虏,即将编为冀州屯田军第二、第三营,继续到广成泽开荒。

“屯田军自食其力,很不错。金谷园庄客管得住他们吗?”邵勋看着那些蓬头垢面的汉子,朝赶过来的大侄子邵慎问道。

“饥一顿饱一顿,活还重,就算想反,都没那力气。”邵慎满不在乎地说道:“一个营明面上有五千众,其实已经病死、累死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