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动作频频(1 / 2)

议论到这里时,蔡御史心里稍微轻松了点,总算确定了一个办法,有个章程了。</p>

按照那林泰来的习性,只要王老盟主来扬州开文坛大会,就一定能把喜欢虚荣的林泰来引过来。</p>

然后让这文坛大会开上一个月,能拖林泰来多久是多久吧。</p>

至于林泰来能不能捣乱成功,王老盟主会不会被打脸,复古派是不是被羞辱,蔡御史并不放在心上。</p>

他的目的只是尽力拖住林泰来,尽量让林泰来在扬州多滞留一段时间而已。</p>

想了想后,蔡御史又问道:“如果只有一个办法,还是有点单薄了,不太牢靠。</p>

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一并用上,多多益善,效果更好。”</p>

另一个师爷张先生说:“若东翁还想另求良谋,我倒是有一个想法。”</p>

蔡御史对两个师爷都很信任,点头道:“张先生尽管说来!”</p>

张师爷又开口道:“林泰来三番两次到扬州,堪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显然渴望进入盐业。</p>

从他的做法也能看出来,第一次到扬州,从郑家手里强租七千盐引,上次到扬州,从汪家手里强租五千盐引。</p>

由此可见,林泰来对盐引是贪得无厌,极为渴望的。所以只要有盐引,不怕吸引不住林泰来。”</p>

蔡御史点头称是,林泰来对盐引的吃相,简直如同恶虎抢食一样,说是生撕活咬也不为过。</p>

也正因为如此,去年汪庆登高一呼,好多人才肯附和汪庆,形成一个松散的反林同盟,那都是被林泰来吓怕的。</p>

然后又听到张师爷说:“东翁可以让盐运司放五千新引窝出去,招纳盐商认窝!</p>

我就不信,林泰来还能对此不上心?只要把认窝程序拖延着,总能让林泰来在扬州滞留一两个月。”</p>

蔡御史在心里盘算了一会儿,也点头道:“这个主意也不错,总体可行!”</p>

“窝”在盐业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意思就是资格凭证。那么所谓引窝,就是盐商购买盐引的资格凭证。</p>

盐商从盐场买盐需要盐引,但是领取盐引又需要引窝。</p>

简单地说,盐引是一次性的,每年用完就作废了。</p>

而引窝是固定存在的“不动产”,每年都可以凭借引窝的窝数来领取相应数目的盐引,当然要先交钱。</p>

五千引窝的意思就是窝数五千,可以据此每年领取五千盐引。</p>

而且引窝是能够世袭的,就像田地一样,可以代代相传,又称为窝本。</p>

所以说,林大官人强租来的一万两千盐引,其实严格来说应该是一万两千引窝或者窝本。</p>

至于引窝怎么来的,当然是盐商花钱从盐运司买来的,这叫做认窝。</p>

当然引窝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价格很贵,一般没有大资本玩不起。</p>

比如想全部吃下五千引窝,总花费至少需要白银万两以上。</p>

这对林泰来而言肯定也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但吃力就对了,越吃力越能让林泰来在扬州消耗时间。</p>

见蔡御史不反对,张师爷便道:“既然东翁也同意了,那我尽快与盐运司商议个章程,怎么放这五千引窝。”</p>

虽然蔡御史是巡盐御史,不是盐运司的主官,但是对于蔡御史的指令,盐运司不敢不听。</p>

在大明的最开始,巡盐御史只是负责对盐务进行监察和查账,和盐运司没有上下级关系。</p>

但是大明官场体制发展到现在,带风宪衔的官职权力越来越大,巡盐御史已经成为盐运司事实上的上司,和巡抚变成了布政使的上司一个道理。</p>

蔡御史心里也有数,这些年淮盐购销状况不错,所以再放五千新的引窝出去问题不大。</p>

长随蔡十全看到两个师爷的意见都被采纳了,唯独自己作为绝对心腹,没有表现机会,心里就有点急。</p>

他赶紧又说:“其实也可以给林氏盐业找一点小麻烦,只要不是太过分就行。</p>

林泰来肯定要花费时间精力解决麻烦,这样也能把林泰来拖在扬州城。</p>

而且这样也能显示出老爷的威风,免得让外人小看了老爷。”</p>

蔡御史也同意了,又强调说:“但只能是小麻烦,不可大动干戈,以免林泰来狗急跳墙、铤而走险,本院可不想重蹈杨俊民的覆辙。”</p>

巡盐御史所以决定的事情,立刻就开始大张旗鼓的布置起来。</p>

在扬州城这特殊的一亩三分地上,巡盐御史是超于知府的存在,说话甚至比巡抚还硬。</p>

知府最多就是挖一下护城河,堆积出一个梅花岭,绝对不敢想着,请王老盟主到扬州开文坛大会。</p>

至于放出五千引窝的风声,在扬州城里也引发了不小的关注。</p>

晚明并不是清代中期,扬州盐业的各种数值还没有那么膨胀,至少官方数据还没有膨胀起来,而且还没有出现窝本高度集中的情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