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萧兀纳之死(2 / 2)

“等等”

萧兀纳抬了抬手,声音突然洪亮了起来:“京中的灾荒,严重吗”

萧奉先想到之前围堵城门的灾民,倒也没有粉饰太平,低声道:“失了燕云米粮供给,今年冬天肯定难熬”

萧兀纳说话不再断断续续,眉宇间满是担忧:“望上苍怜悯,此等内忧外患之际,不可再有大灾了”

四周的佛音将气氛烘托得很好,但可惜的是,历史上的辽国,自然灾害共记载了133次,中后期高达111次,以水灾、旱灾、蝗灾、雪灾、地震尤甚严重。

也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自然灾害频频爆发,再加上人治的错误,才使得现在这个阶段变为了后期。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萧兀纳也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将希望完全放在上天的怜悯上,而是叮嘱道:“国内不能乱,上京更不能发生饥馑,尤其不可重蹈先帝的覆辙,我大辽百姓受灾,下诏良人自鬻yu”

萧奉先变色:“兰陵王慎言”

萧兀纳所言的先帝,自是辽道宗耶律洪基,良人指的是平常百姓的妻子,自鬻则是自己卖自己,饥荒夺走了男人的性命,剩下无依无靠的妇女,只能通过自卖来获得粮食,养活自己和孩子。

别说以前,现在的上京就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萧兀纳却根本不再避讳,语速变得正常:“但凡天灾,都有类似的惨剧发生,前唐都是如此,更遑论我大辽,可这种行径,绝不该出现在辽帝的诏书中”

“一国天子的职责,是在灾难来临时,全力发放米粮救灾,安置灾民,再减免所欠的租赋,免征后续的租赋,更要对借着灾情贪污的官员,抄没家产,严惩不贷”

“但先帝却让灾民以这样一般屈辱的方式自救,还不是别处,正是天子脚下的上京,和五京道内最为富裕的燕京,由此天灾人祸,百姓苦不堪言,国家动荡不休”

“先帝所为的昏聩行径,绝不止于此,老夫昔日不赞同陛下继位不久即攻宋,打破两国和平,正是因为我辽国内部,也是隐患重重,平日可以勉强维持太平,一旦战争失利,灾祸降临,后果不堪设想”

“今赵宋灭亡,正是昏君无道,对民间毫不体恤的下场,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萧奉先听得心惊肉跳,萧兀纳看似是在指责先帝,实际上目标还是只顾打猎,对于朝政毫不作为的耶律延禧,这位老臣难道不知道他已经被天祚帝忌惮不已,怎么还敢这么说啊

不过无论对方如何劝谏,传话的终究是自己,他是不敢原原本本将这番话传给耶律延禧,惹得对方龙颜大怒的,只能敷衍道:“兰陵王所言,不无道理,赵宋正是昏聩亡国”

萧兀纳眼光变得重新犀利起来,深深凝视萧奉先一眼:“你是不会对陛下明言的”

正当这位变色之际,他又苦笑一声:“也罢,即便说了又能如何呢老夫活着的时候,都无力劝阻死后唯一庆幸的事情或许就是看不到那一刻的到来了你走吧走吧”

发现萧兀纳的声音重新变得衰弱,闭上眼睛,萧奉先有些局促地道:“请兰陵王安心养病,下官告辞”

他行了一礼,往外退去,但还未出内宅,后面突然传来一阵嚎啕大哭。

萧奉先身躯剧颤,停下脚步,朝着里屋的方向拜下。

那位为辽国鞠躬尽瘁的老臣,迎来了生命的终结。

“嗖”

猎场之上。

耶律延禧一箭射空,不再追击那疯狂逃窜的猎物,反倒是怔然出神,想起了他的爹娘。

先帝耶律洪基是耶律延禧的爷爷,之所以传孙不传子,是因为传不了,早在三十年前,权臣耶律乙辛先是污蔑耶律洪基的皇后萧观音与私伶暗通,附上种种细节描写,比如“小猛蛇赛过真懒龙”,令耶律洪基大怒,将皇后萧观音赐死。

没了皇后的庇护,太子和太子妃,也即是耶律延禧的爹娘,全都被耶律乙辛加害,耶律乙辛还想将那时刚刚几岁的耶律延禧一并斩草除根,是萧兀纳出面护其周全。

后来耶律洪基醒悟过来,安排萧兀纳成为这位孙子的太傅,一路辅佐,最终登基继位。

等到耶律延禧即位后,立刻将杀害其父母的耶律乙辛开棺戮尸,那份血海深仇他记得清清楚楚,可萧兀纳对他的如山恩情,却渐渐抛之脑后,在对宋的战争之后,更是只剩下怨怼乃至杀意。

直到如今。

当真正得到死讯时,耶律延禧心头空空,泪水滚滚而落:“朕再也没有太傅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