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复离开垂拱殿时,走的十分潇洒。
反正主意他已经替赵煦出了,至于是否采纳,那就是赵煦自己的事了。
其实宁复之所以提议将御史台独立出来,并且加强御史台的职权,也是受到后世公、检、法的启发。
立法、执法、监督三权分立,虽然这么做并不能杜绝腐败的产生,但至少比大宋现在要强得多,文官自己监督自己,起到的作用鬼知道有多少
不过赵煦也被吓的不轻,毕竟宁复的这个计划实在太惊人了,真要按照他的意见去改的话,整个朝堂上的权力结构都会发生变化,这其中遇到的阻力,估计比变法还要大。
所以赵煦并没有立刻同意,而是说自己要慎重的考虑一下,然后就让宁复离开了。
想到赵煦的表现,宁复也是微微一笑,相比较而言,赵煦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至少他还敢想一下,若是遇到赵佶那种昏君,恐怕连考虑都不会考虑。
当然宁复也绝不会对赵佶这种人提意见。
不过就在宁复还没出皇城时,就听背后有人叫自己,扭头一看,却是童贯从背后追了上来。
“宁老弟你走的太快了,等我一下”
童贯气喘吁吁的跑上前,看他满头大汗的模样,估计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童兄你我有什么事,难道是官家又叫我回去”
宁复好奇的问道,赵煦说要考虑一下,不过在宁复看来,这个提议很可能会被赵煦搁置,毕竟这件事牵扯的利益实在太大了。
“不是官家,是我自己有事。”
童贯说着又喘了口粗气。
“咱们找个地方坐下来聊一聊吧”
宁复点头,于是两人出了皇城,来到御街上的一处酒楼,找了个包间要了几样小菜,坐下来边吃边聊。
“宁老弟,你的胆子可真是太大了,改革御史台这样的话都敢说,当时我在旁边可是替你捏着一把汗啊”
童贯喝了口酒这才感慨道。
“官家是一代英主,绝不会因言而降罪,更何况我也只是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是否采纳还是要看官家的意思。”
宁复微微一笑回答道。
别看童贯天天陪在赵煦身边,但要说到对赵煦的了解,宁复觉得他肯定不如自己,毕竟赵煦是一位帝王,童贯只能看清他生活上的一面,却看不清他在政治上的一面。
“话是如此,可你那些话若是传出去,恐怕会整个朝堂抵制,甚至连章公恐怕都不会再保你了”
童贯这时有点苦口婆心的道。
童贯虽然有各种缺点,但他还是挺重感情的,特别是他和宁复不但结伴出使辽国,而且这次青州也是宁复帮他,所以童贯是真拿宁复当朋友,这才急匆匆的追出来提醒一下宁复。
“童兄的好意我明白,我也知道那些话传出去的影响,不过”
宁复说到最后时,忽然露出犹豫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继续道。
“童兄,你是天子近臣,也经常和那些官员打交通,想必比我更清楚,这些官员对异己的打压,特别是你们内侍省,想必更能感受到吧”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何止我们内侍省,武将那边被打压的更厉害,有多少将门干脆弃武从文,不就是被文官们逼的吗”
童贯苦笑一声道。
从大宋立国开始,武将就一直受打压,皇家也乐于削弱武将手中的权力,在两面夹击下,武将的地位自然越来越低下。
至于宦官,和武将也是半斤八两。
虽然历史上经常有宦官乱政的事,但宦官的权力一般都来自于皇帝,或者说皇帝借助宦官牵制朝堂,当然也有人玩砸了,导致宦官培养起自己的势力,甚至能够操控皇帝。
大宋的文官们,也是借着防止宦官干政的旗号,将宦官一再打压。
可惜之前遇到神宗这位皇帝,他之所以支持变法,除了想要图强,同时也想加强手中的皇权,于是神宗皇帝就开始重用宦官,以此来牵制朝堂上的官员。
其实这么做还是很有效果的,至少在神宗一朝时,皇帝手中的权力得到极大的加强,这也是神宗能够下定决心实施变法的原因之一。
可惜后来神宗还是失败了,连带着宦官也被大肆打压。
赵煦最崇拜的就是他的父亲神宗皇帝,所以之前提出设置昭宣使,也只是效仿父亲,想要借此加强皇权,可惜朝堂上的大臣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童兄,你是宦官,我不是什么正经的文官,毕竟对于那些人来说,只要不是科举出身,就不算真正的文官。”
宁复说到这里露出凝重的表情,接着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