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穿白衣,骑白马者是朱三太孙!(1 / 2)

活埋大清朝 大罗罗 2054 字 3天前

枪声雷炸雷声突然沉寂了下来,接着响起的就是惊天动地的呐喊和马蹄踩踏地面发出的声响。

数百名骑兵,人人持着长枪,如同潮水一般,从香口镇外木栅栏的破口处涌入。冲在最前面的是“南昌原儒七子”之一的马惟兴,当年的“南明三马”,在顺明清之间来来回回跳了六七回槽的他,现在总算找着当天兵的感觉了

只见他纵马一跃,一下就跳过了四五尺高的胸墙,由入天兵下凡一样,杀入了一大群乱成一团的铁骑冲阵,骑枪都是虚握在手,然后轻轻用胳膊夹住,和敌人的身体一触即要松手。但是挟着巨大的冲力,马惟兴的这柄骑枪,顿时就将一名身披着重甲的新八旗武士猛撞出去老远,而骑枪的枪头还是硬生生扎破了那八旗武士的盔甲,刺入了他的胸膛

而马惟兴胯下的骏马没有丝毫停滞,依旧撒开四只蹄子在人群当中飞奔,载着马惟兴直直的冲入清军乱阵深处。这些清军都没有乘马,大部分人都还持着火枪、弓箭这种无法抵御骑兵冲击的武器,哪里挡得住马惟兴和他麾下的一个营足足五百之数的铁骑冲踏别说给长枪刺透胸膛了,哪怕就是给飞奔的战马沾着碰着,也得重重跌一跟头。而马惟兴和他手底下的骑士,则一边纵马狂奔,一边拉扯下挂在身上的“铁锤”向人群扔出去这可是拉索式的手榴锤

如果从高空俯瞰,就能看见一道会“放雷”的钢铁洪流涌入了清军散乱的军阵当中。冲到哪里,周围就会腾起一团团的火球,炸得清军人仰马翻,根本无法抵抗,连步阵都结不起来。

被赵良栋留在香口镇的这两千多八旗新军将士,虽然都挂着八旗的名头,但现在却找到了当年“明军叫花兵”遇上满洲白甲天兵的感觉。

其中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从绿营过来的老奴才,当年还在战场上和满洲天兵对过阵这可真是太让人伤心了当年他们是明军的时候遇到满洲天兵被人家打现在自己当上满洲兵了,怎么天兵又变成了明军合着战场上最渣的那个,始终是他们自己啊

而在这一道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背后,则是数百铁骑簇拥的一名白衣白马的面具骑士,这名骑士身后还竖着一面明黄色的大旗

虽然旗子上绣着的字儿没人看得清,但是这颜色已经说明问题了

毫无疑问,这着白衣、骑白马者,就是朱三太孙啊

“朱三太孙来啦着白衣、骑白马者,就是朱三太孙啊”

“不好啦,朱三太孙打来啦白衣白马者,就是朱三太孙”

不知道是谁带头呼喊起来,反正没一会儿,香口镇内的八旗新军官兵,就都把大波玲当成朱和墭了。

鳌拜的侄子倭黑这个时候已经退到了香口镇的码头边上几百名瑟瑟发抖的些铁皮盾车和拒马枪,勉强支撑起一道防线。

这也是清军在香口镇内最后的防线了

而倭黑和赵良栋的儿子,八旗新军参领赵弘灿他们俩,这个时候正站在码头边上,往着滔滔长江和泊在码头上的几条小船,正犹豫着是要跳江殉国呢还是乘上木船逃到对岸去呢

对岸可是卓布泰在坐镇

这要一头撞上去,会不会给揪住杀掉

两人正犹豫的时候,就听见人喊“着白衣、骑白马者,就是朱三太孙”了

两人一听,心头升起的并不是绝望,而是一种终于得救的感觉

那可是在三江口镇战场上,于万军之中阵斩“康熙皇帝”的朱三太孙啊

他们俩打不过朱三太孙那是太正常了。而且现在贵池那边有施琅的大军,安庆有米思翰领着的一个固山,长江对岸的华阳镇还有卓布泰的一个固山,香口镇东面的江边道上有赵良栋的三千人,而香口镇东南的建德县城内还有王辅臣、费扬古的一个军这就是一个口袋阵啊

“朱三太孙,朱三太孙在哪里”

“快指给本爵看看”

赵弘灿和倭黑二人一边掏出千里镜,一边让身边的戈什哈指出朱三太孙所在的方位。

两人很快就在香口镇内的战场上发现那个“白衣三太孙”了,这个时候香口镇的大部分区域,都已经被明军占领了,只剩下码头一脚,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下。而那个“白衣三太孙”也在众人的簇拥下到达了香口镇上唯一的一条长街上面,立马观战。而长街的尽头,就是香口镇码头。

所以这时候“白衣三太孙”距离赵弘灿和倭黑二人并不太远,而且现在的天色已经放亮,可以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了。

“好壮的男儿看那胸肌,鼓成那样,比我叔叔鳌拜的都厉害”

“真的,真他n的壮啊可惜戴着面甲,看不清脸”

“错不了的,那面大旗上还绣着大明监国四个字那个朱三太子前一阵把监国的位子让给儿子了”

“那就错不了放火箭吧放完天雷火箭,咱们就上船”

“好放天雷火箭”

朱三太孙来了,他们俩自然可以跑路,这非但没罪,而且还诱敌有功。既然有功,那就不必担心被那个六亲不认的卓布泰给杀了。

“轰隆隆”

天空当中,突然爆出了一团巨大的火球,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团黑色的浓雾。因为爆炸发生在高空,所以几十里外都能看得分明。

正在长江北岸的华阳镇上观战的卓布泰当然也看见了这团他期盼已久的火球这是朱三太孙出现在战场上的信号

“香口镇朱三太孙出现在香口镇了”

卓布泰说这话的时候眼泪都快出来了香口镇就是一个被装在口袋里面的镇子啊

朱和墭现在一头钻进了口袋这可是天佑大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