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三章 华府赴宴!(1 / 2)

十月,岁首。

年关已至,各地官吏陆续到了咸阳。

在这月内,官吏将进行一次年终的大考,即上计

在秦朝,课是上级考核下级,上计则是下级向上级做工作总结。

上计的流程是:每年秋冬时节,乡、县等各级官吏将辖区内的户口、田亩数、税赋、粮谷出入等汇总编制成上计薄,层层上报至各郡专门负责财会工作的上计吏。

地方的上计吏,将召开上计会议,审理这些数据,并根据朝廷规定作出下一年度的安排,相当于地方的两会。

等到地方会议结束后,基本到了岁末,即九月末,那时各郡的上计吏会率领着相关会计官吏,满载着上计薄和各种备查资料前往咸阳,参加朝廷召开的全国性的上计会议。

这次的主办者变成了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

他们携带的各种资料,则将交由御史大夫府进行审核,而整个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皇帝亲临上计活动现场,进行受计,听取各地的工作报告,评论各郡、各官的功过,并对他们的工作作出进一步的指示。

而今上计会议已陆续结束。

各郡的上计考核结果也已陆续公布。

不少官吏受到了训斥、罚俸甚至被当场撤职,但也有不少官吏得到了奖赏,甚至得到了擢升。

在这岁首之月。

朝堂和地方官吏的调动也已陆续公布。

王绾、隗壮两位老丞相,他们的辞官已得到应允。

现在李斯正式接任了右丞相,冯去疾为左丞相,原本认为有变数的姚贾,依旧当上了廷尉,只不过外界传扬要退下的顿弱,依旧还在御史大夫的位置。

同时不少地方官吏也得到了擢升。

华寄、甘罗、殷通等人凭借上计考核结果为最,得以晋升到了朝堂,李由、华聿等人则因在任职期间的优异表现,被外放到了各郡县担任主官。

除此之外。

最引人瞩目的是原御史弋。

他被调任到了少府,担任一个新署司的主官,其主要负责什么,目前还没对外公布,因而也是引得不少官吏侧目。

不过。

朝堂的变动跟博士学宫无关。

博士学宫,依旧还是那些人,没有增添,也没有减少,在整个朝堂大动之际,却是显得死气沉沉。

在这数月间。

秦落衡没有再去过博士学宫,一直在家中辛勤耕耘,如今薄姝跟赵檀两女都有了身孕,为此,秦落衡还特意去访市买了几个女隶臣用以服侍两女。

此外。

他唯一联系的便是农家的许辛。

士人盛会结束后,许辛沉思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去尝试一下秦落衡的思路,进行粮种的改良,岁末各郡的上计官吏来咸阳,许辛也是借着自己博士的身份,询问了各地的粮食产量问题,最后向不少郡县的上计官吏购买了一些优良粮种。

而今一切准备就绪。

只待开春。

天气已开始陆续转寒。

咸阳城中来往的马车却未曾停歇过。

上计考核一结束,各地官吏便开始轮调起来,不少新晋升到朝堂的官吏,这几日,也是拖家带口的赶到了咸阳。

华府。

经过几天跋涉,华寄也是回了咸阳。

华阜道:“我刚才已派人去把秦落衡过来了,这段时间,我们华府显得很是沉寂,但好在一切都没有出岔子,华寄你也终于回到了咸阳,而华聿的调令也都下来了。”

“眼下一切都尘埃落定,也该让秦落衡过来一趟了。”

华府抚着须,脸上带着笑容。

他从御史府退下后,一直都深居简出,很少过问秦落衡的事,即便是士人大会,也是全然没有过问过,就是担心牵扯太深,引起始皇的注意,从而影响到华寄的回朝及华聿的调任。

而今两人的调令都已送达。

他自然不用再向前面那样拘谨严肃。

华寄稽首道:

“阿父前面所说可是真的”

“斯年真的没死”

华寄其实早前就得到了消息,只是一直不敢相信,前几天舟车劳顿回到家,也没有急着问,今日听到阿父又提到秦落衡,不由主动问出了口。

华阜点了点头。

沉声道:

“这种大事,我又岂会骗你”

“斯年的确没死。”

“你应该对秦落衡的事有所耳闻,但你应该看的出来,若非有陛下撑腰,他何以能做这么多事而且还没受到太多的责罚”

华寄微微额首道:“阿父说的是,只是这一切,实在有些匪夷所思,儿一时还有些恍神。”

华阜笑了笑。

说道:

“我当初跟你一样。”

“若非华聿过目不忘,我也不敢肯定,而后面在跟秦落衡有过接触后,我也的确发现了,他身后有陛下的身影,而且以往陛下没少去他所住的地方。”

“他一定是斯年”

华阜语气异常的肯定。

华寄盘坐在地,神色有些恍忽。

但他经历过很多事,很快就恢复了心神,沉声道:“若他真是斯年,这次朝堂变动,或许真跟他有关,这几月来,朝堂官吏变动很频繁,我等原本被贬黜的关中氏族,或多或少都得到了提拔。”

“而且”

“这次还提拔了不少原六国官吏。”

“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分化了长公子在朝堂的影响力,而今长公子远在楚地,对朝堂的调动,可谓是鞭长莫及,而秦落衡因为士人盛会上的过界举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遇,但其实是无伤大雅。”

“若秦落衡真是斯年。”

“以现在朝堂的形式,斯年足以跟长公子分庭抗礼,甚至还隐隐会有些胜出,陛下尚未立储君,但现在长公子隐隐有失势的迹象,而其他公子又没有特别突出的,或许”

“斯年真能重新入主”

华聿迟疑片刻,犹豫道:“兄长,弟却是有一事不解,既然陛下有意立斯年为储君,为何不先恢复斯年的身份”

华寄目光凛然道:

“不要妄加揣测陛下的心思。”

“陛下之所以不恢复,定然有陛下的打算。”

“而且我不觉得不恢复是坏事,斯年太过年轻,过去又远离咸阳太久,若是真的恢复,以他以往的市井心性,很容易志得意满,到时反倒会适得其反。”

“现在秦落衡为大秦博士。”

“官职并不低,只是没什么实权,但多少开始接触朝堂,这对他今后其实是大有裨益的。”

“不过。”

“我前面听闻,他已数月没去过博士学宫了却是不知为何难道是陛下严令禁止”

华寄眼中露出一抹疑色。

华阜道:“等他来了,问下便知道了。”

华寄点点头,没有再秦落衡上再多聊,反倒说起了华聿去会稽郡当县丞的事。

华寄道:“华聿,你以往都在狱衙任职,对地方的事务,多少些不了解,而地方事务,其实最要紧的是写公文,公文所用材料和书写格式,都不一样,这你去到地方,确实要好好注意一下。”

“另外。”

“若是有可能,盯着点儒家。”

“儒家”华聿眼中露出一抹疑色。

华阜也看了过来。

华寄点头道:

“没错,就是儒家。”

“我在回来之前,听到了一些消息,儒家似乎在地方广开私学,传播官府严禁的诗、书,我其实近来已开始着手去查,只是还没来得及,便接到了朝廷的调令,因而只能搁置,回了咸阳。”

“你若是去到地方,当注意一下。”

“儒家这些人,从来都没有安分过,我昨日问了阿父,儒家这一段时间,一直都异常的安静,跟以往完全不一样,依我看,他们恐怕背地是跟六国贵族有所勾结,想在地方广开私学,继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甚至是祸乱地方。”

“这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