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刺(1 / 2)

之前也说过,李乘风长了一张超凡脱俗颇为能骗人的脸。几位大臣听他说的信誓旦旦,神色也是义正言辞,再看新皇百般维护,最终还是不情不愿的让其留下了。</p>

回到马车里,只见朱厚熜和黄锦都一脸钦佩的看着自己,李乘风纳闷:“这是怎么了?”</p>

两人没说话,还是袁宗皋开口道:“你个小小道士,可知道外面的是什么人吗?毛尚书和寿宁侯几个先不说,梁储梁阁老可是一代名臣,曾几何时的内阁首辅,如果不是年纪大了,也不会如此平和,你竟然在他面前侃侃而谈立军令状,果然是不知天高地厚。”他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还是有些羡慕李乘风能跟朝中大佬直接对话的,而且自从那日亲眼目睹其预言,他就总觉得此女深不可测,所以这次带她上路甚至同坐一车也没提什么反对意见。</p>

李乘风觉得好笑:“我不过是跟他说两句话,更何况,天底下最厉害的人不就在我旁边吗,我有什么害怕的。”说罢看向一边的朱厚熜。果然,朱厚熜听到此话嘴角疯狂上扬,“咳、你知道就好,好好听话,本王会护着你的。”</p>

袁宗皋心中冷哼,暗骂了声“奸佞。”接着便听李乘风又道:“说到底,不过是个内阁大学士,依我看我们这车里,说不准还能出个阁老。”</p>

此处不过四人,指的是谁不言而喻。的确,依照袁宗皋辅佐两代兴王的功绩来看,入阁简直就是十拿九稳之事。这一下可说到袁大人心坎儿上了!即使知道他是在打趣自己,袁宗皋也禁不住心花怒放。</p>

眼看靖华师父三言两语,就把周围两个极为难搞的人哄得眉开眼笑,黄锦不由暗自钦佩,拿好小本本记上,果然自己还差得远啊!</p>

之后朱厚熜一改往日的傲气,不停说话发表言论。一开始李乘风还耐着性子附和两句,后来实在被烦得受不了,便靠在一边表面打坐实则睡觉,留袁宗皋和黄锦两个独自受折磨。最后整个车里,除了朱厚熜还精神奕奕,几人无不被他唠叨得两眼发直。</p>

李乘风觉得不对劲,就算是当上皇帝忍不住激动,但这都过去这么久了,简直亢奋得不正常。于是开始留意哪里不对,最后发现每到一个新地方,朱厚熜便频频向外看,但又碍于身份,无法拉开车帘大大方方观察,只好用说话来分散注意力。李乘风心中有数了,在对方又一次喋喋不休之时冷不丁开口道:“我说,王爷该不会是第一次出远门吧?”</p>

朱厚熜身子一僵,连忙解释:“当然不是,本王还是离开过安陆的。”</p>

“哦?那敢问您之前出门都去过哪里呢?”</p>

“就是……上次跟你一起被绑的时候,不是到了随州吗……”朱厚熜越说声音越小。</p>

李乘风:“……”他几乎都想怜爱这傻孩子了,不过想来也是,大明这种国策,每个藩王都被严密监控,成为一条条囚龙,想出去也没办法。</p>

傻孩子还颇为不服气,气哼哼的问身边三人:“你们都去过哪里,说来听听!”</p>

几人面面相觑,黄锦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回王爷,奴才本身就是泉州人,后来家中遭了灾,日子过不下去才进宫的,被委派到王府后还一段时间负责过府中的采买,湖广内差不多都走过。”</p>

李乘风:“贫道自幼随师父云游,从小跟着四处做法事,采药炼丹,也就去过十几个地方吧。”</p>

最后轮到袁宗皋,只见他负手傲然道:“老夫考功名时候跟人游学,从蒙古边境到江南水乡,访便名山大川,能叫出名的基本都去过。”</p>

李乘风和黄锦十分给面子的鼓掌:“看不出看不出,老大人年轻的时候还是个驴友啊。”</p>

袁宗皋听不懂驴友是什么,但也知道是说自己好,于是闭着眼睛照单全收。</p>

这时候一边的朱厚熜蔫了,他觉得自己跟别人一比仿佛是个土包子,连黄锦这样的奴才都走南闯北,京城里那帮勋贵就更不用说了,怕是到了也让人看不起。</p>

李乘风不忍心看小孩儿无精打采的样子,便清了清嗓子:“王爷也不必多虑,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车马多簇簇,您就算去的地方少,书看得多也一样。”</p>

“但是那些书别人也在看啊,本王难不成还有进士们看得书多不成。”朱厚熜依然沮丧。</p>

李乘风左思右想,突然脑中灵关一闪,寻思反正如今在车上也没事,索性道:“那不如贫道为王爷讲个别人都没看过的书?”</p>

朱厚熜感到有趣:“快说来听听!”</p>

“话说南宋时期,有一全真道士丘处机,那日路过一村,名叫牛家村……”</p>